最近,江蘇蘇州一名大四生在求職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專員/助理”職位時,填寫薪資要求一欄時寫下了期薪資為“7000-10000元”。然而,該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對此進行了嘲諷和輕蔑的回應:“用不起,你覺得你能拿7000-10000?”這樣的回復讓這名傷,將這件事料后,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

網友的質疑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批評該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素質低下,缺乏專業。許多網友認為,如果求職者的期薪資高于公司提供的職位工資,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回復說:“很抱歉,我們無法滿足您的薪資要求。”而不應該進行嘲笑、怒懟,甚至侮辱求職者。這樣的回應不僅顯示了人力資源部門素質低下,也會給公司形象造嚴重損害。

另一派網友則批評當代大學生“眼高手低”的現象,認為他們大多能力一般,但剛職就要求高薪。實際上,蘇州的大多數企業人力資源經理的工資水平在10000左右,主管大多在7000-8000,而人力資源專員的工資待遇大多在5000-6000,助理只有4000-5000,實習生更只有3000-4000的薪資水平。在這樣的薪資水平下,一名大四學生求職人力資源專員或助理的薪資期應該定在5000左右。因此,這名生要求薪資為7000-10000確實不現實,有可能這個薪資水平比該人力資源部門的工資水平還要高,這才讓該部門的回應變得過激。

因此,對于人力資源部門的過激回應,一些網友認為“話糙理不糙”。作為求職者的大學生,不能以沒有社會經驗為由而胡開價。在申請某個職位時,起碼應該了解一下該公司的薪資標準,否則會讓人力資源部門覺得你對這份工作不夠真誠,不夠專業。

總之,大學生在找工作時既要認清自己的能力優勢,也要了解自己所位置的工資水準。盡管人力資源部門的回應態度惡劣,但如果人力資源部門自己工作了數年還沒拿到7000-10000的薪資,這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