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八苦,包括生、老、病、死等,當一個人步老年時,不僅會承病痛,心理上也會遭折磨。有人認為只有兒,沒有兒子的家庭會斷后,但這背后可能有許多辛酸和委屈。一位鄰居楊大媽的故事,讓人深有

楊大媽今年已經65歲了,退休職工,只有一個兒。的丈夫在三年前去世,這一年半都是兒一個人在跑前跑后。兒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兒園,白天送孩子,上班,每有空就回家伺候老伴,剛開始的一個月,就眼可見的瘦了。看著兒心疼,但也只有這一個兒,不靠兒靠誰呢?

老伴走后,兒就把楊大媽接過來一起住了,說是怕一個人太孤單,另外也讓楊大媽幫他們帶帶孩子。住久了,楊大媽覺很累。婿有時忙,得提的養老金的問題,楊大媽每月給他們3000塊錢。有病了要找兒還得找婿的空閑時間,才能去醫院。每頓做飯前都得先問婿的意見,每次都是高油高鹽的東西,但楊大媽有高,高糖,只能吃清淡的,每次做飯都特別麻煩。有一次,兒和婿因為一點小事吵架了,楊大媽以后再也不敢摻和他倆的事了。即使每天為兒一家帶孩子,做飯,出錢,楊大媽覺得自己并沒有得到什麼實惠,反而更累了。

楊大媽覺得為什麼自己到老了卻這麼難了,那麼真的就是只有兒的家庭,養老都很難呢?認為,老年時得靠自己,保持傳家風,同時講規矩,兩代人之間相要有規矩,同時保持距離。這樣減了許多矛盾,那麼家和萬事興,孝道也就在自然之間發生了。兒孝敬不孝敬,全是父母種下的“因”,有因必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