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德,植于每一位中國人的脈中,是我們作為當代青年應該積極付諸行的基本道德準則。作為當代中職生,我們應該如何實踐“尊老”呢?通過達職校學生志愿者參與復亞護養院長者生日會活,我們可以一起去尋找答案。這也是達職校回饋社會的舉措,以“技能·讓生活更好”為主題。

10月21日上午,在深圳市復亞護養院舉行的長者生日會上,達職校學生志愿者們帶來了彩的文藝表演,如《送你一朵小紅花》和《將進酒》等節目,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同時,爺爺們也積極參與,演唱了多首經典懷舊歌曲,展現出高昂的興致。其中,熊乾秀以雄渾有力、飽滿真摯的聲音演唱了《父親》和《母親》,展現了在唱歌方面的才華。易新田爺爺則以《挑擔茶葉上北京》的表演讓同學們到了不同時代的風采。最后,大家合唱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將生日會的氣氛推向了高

在活結束后,王麗麗院長為達職校和新紅景贈送捐贈證書,用行向社會傳遞好。除了捐贈牛和字畫,達職校的數字應用專業的老師和學生還為老人拍攝了壽辰照片,用鏡頭記錄下這些好的時刻,留住了寶貴的時。與此同時,件與信息服務專業的“紅景班”師生也走進房間,幫助老人使用手機,并修理一些電子設備,讓老人的電重新恢復“生命力”。

長者們經歷了歲月的沉淀,積累了富的智慧和閱歷,這是無法替代的財富。一張張老照片訴說著陳爺爺年輕時在文工團度過的輝歲月,以及他為祖國發展建設做出的貢獻。這些相片定格了不同時空的與回憶。

對于參與活的學生來說,這是一次全新的驗。在表演結束后,他們發現爺爺們也能唱得非常洪亮,毫不輸年輕人。與爺爺聊天時,雖然他們的口齒可能不太清晰,記憶也有所減退,但他們對自己年輕時經歷的“重大”事件卻記得非常清楚。從他們的故事中,學生們汲取到了更多力量,堅定了提高自己技能、創造屬于自己“輝歲月”的決心。

對于能為爺爺拍攝壽辰照片的學生來說,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看到爺爺們拿到照片時出的微笑,讓他們到非常有,并進一步堅定了學習拍攝技能的決心。

長者們默默無聞地奉獻了一輩子,作為青年的我們應該懂得恩和孝順。達職校學生志愿者走進復亞護養院,探長者,問老人,在活中展示出對老人的敬仰。他們用自己的行傳遞了好,用心賦予了溫暖。今日,我們朝與黃昏相伴,映出一抹中國紅,明朝我們師生同心共建一個達藍。

達職校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育人目標,將社會實踐融到教學、育人等各個環節中,用心教學打造特品牌。通過回饋社會,達職校展現出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這次活不僅讓學生們理解了“尊老”和“技能讓生活更好”的含義,也為他們提供了實踐的機會。

深圳市復亞護養院是深圳市民政局批準立的一所“醫養結合型”大型養老機構。該機構提供醫療、護理、康復和養老等服務,擁有完善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和適老化、無障礙設施改造。復亞護養院與深圳復亞醫院是同一投資人開辦的,實行一化管理,使醫院的醫療資源能夠充分為養老院的老人提供服務。這種“醫養結合”的發展模式解決了“就醫難”和“養老難”的問題,為老人提供了全方位的醫療、康復和養老服務。

通過這次活達職校學生志愿者們深了解了護養院的況,并向長者傳遞了關和溫暖。同時,他們也深刻認識到了“尊老”和“技能讓生活更好”的重要。這次活達職校回饋社會的舉措,彰顯了學校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