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發文呼吁,中國人辛勞了一年,應該過年的喜悅,應該有仰絢爛煙花的權利。同時,法工委要求修改【止燃放煙花竹的指導意見】,看來被止燃放多年的煙花終于要回來了。有人說,放煙花有啥好的,污染環境還有危險。而我們大多數人,年時不天真,年輕時不勇敢,中年時沒有錢,老年時沒智慧,婚姻里沒,社會里沒尊嚴,就這樣渾渾噩噩耗盡了自己白開水般的人生。但人,不是,人生,需要紀念,生活,需要儀式

過節是度過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過年是人生來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它是給我們連續而又乏味的人生,標記出一個個幸福、溫馨、輕松、愉悅、值得回憶的片段。原來的過節也是熱熱鬧鬧,現在的過節卻是冷冷清清,原來的過年是開開心心,現在的過年卻是平平淡淡。國外的節日氛圍是越來越濃,而我們的節日氛圍卻是越來越淡。別人的人生是驗生活,而我們的人生全是為了賺錢。所以你看,現在的過年,年沒年味兒,菜沒菜味兒,味兒,水果沒有水果味兒,就連人都沒有了人味兒。現在只有金錢味兒!空氣中充滿了銅臭味兒,缺乏道德和良心也讓一切都變了味兒。

燃放煙花竹,是我們的文化傳統,古代的時候說是可以驅趕瘟神,而現在我們看到絢爛的煙花綻放,不僅可以為我們行尸走般的生活添加一彩,掃除籠罩在我們頭頂上的霾,更可以為我們白開水般的人生添加一彩,改善我們煩悶抑郁的心,從而讓一張張愁眉苦臉,變一張張熱洋溢的笑臉。

所以,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熱鬧,每逢節日喜歡弄出很大的響聲,比如鞭炮,敲鑼打鼓,聲嘶力竭,尤其是鞭炮噼里啪啦,沒有任何節奏的可言,但是我們就是喜歡,圖的就是暫時心理上的陶醉、自和滿足。兄弟們,人不是活在現在,而是活在未來,人不是活在過去,而是活在預期。你看10年前,20年前,那個時候大家都沒錢,可那個時候,每個人都洋溢著幸福的笑臉,因為經濟高速發展,預期越來越好,日子是越來越甜。而現在,為什麼我們比以前生活條件變好了,反而是一個個愁眉苦臉?說白了就是看不到未來,預期悲觀。可一旦有了新年,那就預示著新年新氣象,你就會選擇跟過去糟糕的一年說再見,然后重新對未來的一年的生活充滿希

現如今,保留唐朝文化最好的是日本,保留明清文化最好的是韓國,保留民國文化最好的是咱們的寶島臺灣,可是我們本土卻保留什麼呢?所以,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不能丟棄,反而要發揚大,就連聯合國都已經把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了。人生不能只有賺錢,還要有儀式,社會需要有法律,但法律之下也要有溫暖。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茍且,還要有詩和遠方。人們在工作勞作之余,通過燃放煙花竹慶祝節日,可以宣泄自己的。大力表達自己的緒,寄托對親人的思念,以及驗親朋好友相聚的溫暖。不分古今,沒有中外,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

煙花竹,重新點燃人生的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