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晚的小品節目一直以來都備關注,然而其中描繪的幸福家庭和夫妻關系卻很難讓人認同。男方個個都是唯唯諾諾的氣管炎,方個個都是飛揚跋扈的母老虎。在這樣的家庭關系中,丈夫無地位和尊嚴,卻要長期承擔家庭責任;而妻子則蠻不講理、頤指氣使,卻能夠被丈夫喜、公婆接納、孩子擁戴。不僅在央視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中,幾乎所有涉及夫妻關系的地方都是如此。其中小品《上熱搜了》更是將這種關系發揮到了極致。丈夫孫濤一開始就地蹲在廚房門口打電話,一聽到妻子秦嵐回家的聲音,立刻嚇得掛斷電話,滿臉諂地迎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接妻子對125元私房錢的質問。妻子則大搖大擺坐在沙發上,頤指氣使,牙尖利,得理不饒人。丈夫則像犯了錯誤的孩子一樣,卑躬屈膝地站在旁邊,一臉誠懇地聽候訓斥,找機會就猛拍妻子的馬屁,一切就歸功于蘇維埃,尋找一個蒙混過關的開恩赦免機會。

這樣的節也在其他小品中出現,比如《初見照相館》和《保險》。青年夫妻中,丈夫寵著妻子,事事看妻子臉,想方設法取悅妻子。中年夫妻中,丈夫把工資如數上妻子,因小事爭吵被趕出去20多天,沒地方洗澡,被妻子嫌棄上有味道。這些小品都是夫妻之間的矛盾和爭吵,節幾乎一模一樣,人凌駕于男人之上,胡攪蠻纏,訓自己的男人像訓孩子一樣。

這樣的描繪引發了很大爭議。很多觀眾對此到不滿,認為這些小品侮辱了男人的智商,也侮辱了人的品格。這種角設定完全離了現實生活,不能的家庭地位,甚至可能被認為是過于強調權。這些作品在宣揚權的同時,也宣揚了控制和利用男人的觀念,這種價值觀是扭曲的。

央視春晚的小品節目本應是人們期待已久的一大亮點,然而卻讓觀眾到嚴肅和沉重,甚至像聽報告一樣。導演和編劇的安排令人費解,也許是為了展現尊重、活躍氣氛的目的,但這樣的設定只會適得其反,使人認為權痕跡太重。觀眾們希看到正確的價值觀,看到男平等、互敬互、相互合作,共建幸福家庭的形象。中國文化的傳統就是男主外,男人承擔家庭的重擔,人經營家庭,照顧老人孩子,相互合作,相互扶持,無分彼此,無分輕重。如今,雖然承擔了更多的賺錢養家責任,但們依然持家務,照顧家人,哪里有央視春晚小品中所描繪的那種悍婦形象?這些不接地氣的導演和編劇應該好好反思了。

幸運的是,在兔年春晚上,還有兩個亮點。開心麻花的小品《坑》恢復了小品應有的樣子,絕對有資格競選近10年來春晚最佳。更令人開心的是,今年春晚的演播大廳里,幾乎看不到戴口罩的人。相比過去幾年戴口罩的春晚,這是個巨大的改變,令人慨萬分。春晚雖然收視率下降,但仍然有重要的風向標意義,一定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宣傳男平等、互敬互,共建幸福家庭,不能讓這些小品荼毒我們的家庭關系,誤導孩子的價值觀。

最終,我們希央視春晚的小品節目能夠找回小品應有的樣子,找回生活應有的樣子。讓我們做稱職的男人和人,做負責任的領導和群眾,做一個自由自在平安喜樂的人,活出一個人應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