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央視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晚間新聞》欄目,以“的故事:‘窗簾行’ 共赴一場暖心的約定”和“‘窗簾行’ 原來是一場暖心約定”為題,講述太原志愿者與330名老人約定每日按時拉窗簾背后的暖心故事。

報道講述道,2021年4月,太原30多名志愿者發起了關老人的“窗簾行”,他們和老人約定好,早上窗簾如約拉開,表明老人安全起床;晚上按時拉上,這是老人全天安好。兩年多的時間,“窗簾行”已經為志愿者與老人們的暖心約定。

早上9時,室外氣溫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就開始分別行,在杏花嶺區的22個居民小區穿梭。他們要去查看與他們有約定的老人況。

老人們的窗簾如約拉開,志愿者們挨個拍照后,陸續發到微信群里報平安,卻遲遲不見河北里小區榮丁香老人的窗簾拉開。志愿者趕上門看個究竟。原來,83歲的榮丁香老人已獨居多年,今年冬天異常寒冷,榮大媽腳關節有些疼痛,這些天也沒好好吃飯,因為疼痛行不便,甚至連窗簾都沒拉開。

“窗簾行”主要服務對象是獨居老人和生活困難的老人,志愿者通過聯系社區展開底,選定年齡偏大、行力差、弱多病的老人,征得老人及其家人同意后,志愿者會在這些老人家中窗戶顯眼的地方上“窗簾行”標志,約定每天上午9時前拉開窗簾,最遲晚上9時30分再拉上。一個簡單的“窗簾之約”就這樣堅持了下來。截至目前,參與“窗簾之約”的老人,已從最初的16名增加到330名。

“窗簾行”開展兩年多來,老人們和志愿者的也越來越深,“窗簾約定”之外,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急難瑣事,往往也會第一時間想到志愿者們。從接送老人就醫,到維修家電家等,對于大爺大媽的訴求,志愿者總是有求必應。

1月10日,在杏花嶺區迎春小區,因心臟病住院多日的謝淑英老人回家了。第二天一早,志愿者到家窗外打卡后,發現老人家門前結了厚厚一層冰,擔心出門倒摔傷,志愿者找來鐵鍬、鐵錘、撬,一起開始除冰。除冰的難度遠超大家的想象,現場陸續有聞訊增援的志愿者,整整一個上午,終于在這片冰面上鑿出一條路。看著除冰這麼辛苦,再加上有些日子沒見著大家,謝淑英老人提議一起包頓餃子。志愿者買來面、菜、,要包老人最吃的豬白菜餡餃子。

90歲的獨居老人張林仙,4個兒患疾病,或忙得分不開,都無力照顧。2023年3月,張大媽突然出現甲狀腺腫大,家人和醫生商量后,開始保守治療,志愿者們擔心的病,時常上門幫老人送菜、做家務,每隔一兩個月還為老人理一次發。

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窗簾行”從未中斷,兩年間,志愿者也從最初的35人,增加到今天的1500多人,“窗簾之約”的陪伴關,帶給老人的是更多的溫暖和力量。

杏花嶺區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建中是“窗簾行”的發起人之一,看到獨居老人的不容易,他就想為老人們做點事。“我說要不咱不做,要做咱就做到底。因為我父母親去世早,我總把他們當自己的父母親,讓他們得到幸福。每當我做了之后,就覺得吃飯也香,樂在心里頭。”

趙杰是張建中的妻子,當初對張建中的公益行還有些不理解,兩年來,不僅加“窗簾行”,還為老張和1500多名志愿者的“大當家”。

在老志愿者的染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窗簾行”,有在職職工,還有一批批大學生。

在“窗簾行”中,老人收獲著越來越多的,他們也開始回饋著,有些老人特意在“窗簾行”標識下擺盆花,甚至每天早上守在窗簾前,只為和志愿者打聲招呼、多看他們一眼。還有一些老人每天清掃樓道,互相探一下鄰里老人,這場雙向奔赴,只為守護好每一個家,溫暖更多的人。 (李曉并)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