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節給孫子發了五百塊歲錢,沒想到隔天就被親手退回。兒媳對我說,無論面對何種困境,我們應該共同努力,尋找解決之道。在家庭生活中,付出與回報應該是自愿的,我們不應該過分追求回報。每件事都應該分開理,以避免混淆,這樣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順暢。

今年春節,我并沒有過得很愉快。我兒子和兒媳選擇在城市里過除夕,而不是回到我們這里。他們說我們家太冷了。因此,他們直到正月初一才回來。我深和無奈。當兒子一家人回來時,我立刻給了孫子一個大紅包,作為歲錢。這比往年都要多。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給孩子們的歲錢也逐年增加。事實上,五年前,給孩子的歲錢就已經上百了,這不是我們家獨有的現象,而是家家戶戶都在這樣做。歲錢的多似乎已經為衡量我們對孩子的多的一種方式。我對此并不喜歡,但為了順應這種趨勢,我也只能這樣做。今年我給孫子包了五百塊錢的紅包。這是因為我覺得他長大了,即將面臨高考,他的生活和娛樂都需要花費很多錢。去年,我給孫子兩百塊錢作為歲錢,他對此表示不滿,認為我給的錢太,甚至不夠他和同學吃一餐飯。因此,今年我特意包了一個大紅包。事實上,這筆錢對我們老兩口來說已經相當多了,因為我沒有退休金,我們全靠我丈夫的退休金生活。我希我的孫子能理解我們的苦心和意,同時也希他能珍惜我們的付出。盡管我們每個月的收不到兩千元,但仍然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然而,對于幫助兒子生活的難題,我們到有些力不從心。由于幾乎沒有任何存款,我們將大部分收用于支持兒子和兒媳的生活。三年前,兒子失去了工作,生活一度陷困境。為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我們傾盡所有存款,為他們償還了房貸,減輕了他們的生活力。從那時起,我們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生活方式,一旦攢下一些錢,我們就會第一時間轉給兒子他們,希能夠在經濟上給予他們一些幫助。在這種況下,我本以為給孫子五百塊錢的紅包能夠帶給他歡欣喜悅,同時也是對兒子兒媳的一份心意。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孫子拿到紅包后非常高興,兒子兒媳在表示謝的同時,也告誡孩子將錢留給我們養老。雖然場面看似和諧滿,但我的心卻略失落。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計劃著搬到城里生活。其實并非與兒子一家同住,而是打算在他們家樓下的車庫里安家。許多家庭的車庫經過改建后都能為舒適的住所,我們也曾考慮過這樣的方案,希能夠離他們近一些,既方便互相照顧,也便于子孫們向我們盡孝。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個計劃一直未能實現。他們總是以雜太多、裝修麻煩等理由拖延,不愿為我們辦此事。如此一來,我們仍需在老家生活,無法實現搬到城里的愿。我之所以再次提出這件事,是因為我的老伴近年來狀況欠佳,已有輕微癡呆的癥狀。他常常忘記前一秒所做的事,呼喚他時他也常常聽不到。我們已多次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也嘗試了多種藥,但效果并不理想。考慮到城市生活的便利,更便于我們看病和生活,我曾向他們夫妻提出一同搬到城里的想法。然而,他們的回應卻出乎我的預料。他們以各種理由拒絕了我的提議,如生活不便、不適合居住等,始終未能痛快的答應。我心中深不解和困,畢竟我們曾給予他們許多幫助,現在是我們需要他們回饋的時候,為何他們卻猶豫不決?直到第二天,我才真正明白了事的緣由。他們決定當天返回城里,并計劃第二天再來接我們去探親。我沒有多加挽留。然而,僅僅過了一天,孫子就將五百塊錢送回,表示這是他母親讓他送回來的,說是給我們養老用的。我本以為這只是他們的客套話,畢竟過年給孩子歲錢是理所當然的,而且錢已經給了孩子,再要回來似乎不太合適。于是我讓孫子拿著錢,但他卻不肯,轉就跑開了。我隨即與兒媳談,告訴讓孩子拿著歲錢花,但卻堅決的拒絕了:“不用了,別再折騰了。”聽到這句話,我頓時憤怒了,質問是什麼意思。接著說:“這錢都是從您這里來,到我們這里只是過一下手,折騰來折騰去都是您的,還是留給您養老吧。”這時我才明白他們的顧慮和擔憂。兒子也在一旁附和著讓我們留下這筆錢,不要再給孩子了。于是,我也沒有再堅持下去。在此境下,我選擇沉默,并用苦笑來應對。事發展到這一步,已然沒有任何轉圜的余地,曾經的喜悅與溫馨在新年的慶典中化為泡影。你們是否認為這一切都是我的過錯?只因我曾提議在他們的車庫暫住,與他們共同生活,我竟然連給孩子的紅包都被退回。甚至我的親生兒子也離我而去,未來的路途將滿是困苦,每一想及此,便止不住淚流滿面。大家覺得是我的過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