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近,江蘇省“兩會”上檢察工作報告中公布了一個案例,涉及在境外網站發布拍的包含完整人臉信息的私視頻,并使用帶有侮辱質的名稱命名。這一行為不僅犯了傳播“品”的罪行,還侵犯了的人格權益。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檢察院對此案進行了追加認定刑罰更重的侮辱罪,并提起了公訴,最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案例中,被告人李某在境外網站發布了有完整人臉信息的“一夜私視頻,并帶有侮辱的標題,該視頻點擊量達2萬余次,并且無法撤回。這一行為被認定為公然侮辱他人,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應追加認定刑罰更重的侮辱罪。

檢察機關表示,這一行為不僅妨害了社會管理秩序,同時嚴重損害了被害人的私權和名譽權,符合刑法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形。因此,被告人李某被判有期徒刑10個月。

這一案例引發了關于發布他人私視頻的認定侮辱罪的熱議。專家表示,對于此類未經他人明確同意拍攝且能夠識別份的私視頻甚至傳播的行為,應當明確適用門檻較低的罪標準,現從嚴打擊的態度。同時,檢察機關在證據確實充分的況下,主為被害人撐腰、堅決向“網黃者”亮劍,不僅有利于減當事人訴累,更有利于打擊這類違法犯罪行為,是從法律層面上為被害者“去污名化”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