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時代,普通人的維權之路或許有著更短平快的方式,盡管與傳統的司法途徑相悖。這一點可以通過西安碩士車主哭訴奔馳車油事件視頻維權的例子得到證明。然而,這個標題《圖像與法律》一開始似乎與維權無關,但仔細閱讀后會發現兩者之間而微妙的關系。

《圖像與法律》是作者在學校開設的一門課程,文稿則是據講課文稿整理而。與一般的學專著相比,這本書的容更近生活,有強烈的時效,案例富,涉及面廣。然而,與深專業的學專著相比,它在討論容的深度上略顯不足。盡管如此,讀者通過閱讀本書,能夠對當今社會圖像與法律的相關知識有個大致的了解,并引發對圖像使用、法律完善、個人維權等方面的思考和討論。

這里所指的圖像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圖片、視頻、表包、圖、音頻等各種形式的影像資料。在如今的圖文時代和短視頻時代,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使得圖像資料的留存和使用變得非常便利,甚至可以說是無不在。然而,圖像的使用是一把雙刃劍,一旦與法律扯上關系,況就變得尤為復雜。

一方面,圖像的使用使得人們的生活更為便利快捷。普通人都可以隨時隨地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留下影像資料作為快樂記憶的存在,也可以隨手上傳到各種自平臺上分給認識的朋友或者不認識的陌生人。另一方面,由于法律的滯后,涉及圖像侵權及違法的行為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懲,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難以界定和維護。

作者在書中收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案例,其中一些甚至曾在網絡上和社平臺上引發熱議。可以說,圖像涉及的法律知識點多面廣,關系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結合這些案例,作者也提出了許多有爭議的問題。然而,作者并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指向的答案,而是將這些問題拋給讀者自行思考和解決。如果能夠更深地進行分析,解讀相關法律法規,那麼普法教育的效果將會更好。因為對于不備專業知識的普通人來說,對法律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不夠深刻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面對開放、未有定論的問題,如果能有專業人士的解讀,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法治理念。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法律雖然走過許多彎路、錯路,但它一直在向著公平正義、日趨完善的道路前進。冤假錯案越來越,公民的法律意識也越來越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