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23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運行取得改革預期目標。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介紹,5年來,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充分發揮集中審理優勢,貫徹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堅持嚴格保護。陶凱元:加大對關鍵核心技、重點領域、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推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侵權賠償力度,高額判賠案件越來越多,2023年在8起案件中適用懲罰賠償。為有效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助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法庭在切實保護專利等合法壟斷權利的同時,依法履行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職責。陶凱元:在多起案件中認定被訴行為構壟斷,負責起草的反壟斷民事訴訟司法解釋即將發布。加大技保護,“香蘭素”案、“胺”案、“橡膠防老劑”案等判賠均超億元。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五年來共審結涉外案件1198件,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以“東方經驗”實質化解國糾紛。目前,我國已為審理專利和植新品種案件最多的國家,一批標桿裁判在國外產生重要影響,我國日益為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之一。 更多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