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10:00,蜀道集團作為省級運營主功推進了四川都開往湖北荊州的“鐵水聯運‘長江班列’”,該趟班列首發于都市青白江區城廂中心站。這趟班列搭載了鈦白、元明、玻璃纖維等資,將通過鐵路到達湖北荊州,再由長江水運分撥至江蘇、上海等地,從而將運輸時間由原來的15-20天短為10天左右。

為什麼要先讓貨乘火車“繞”過三峽大壩再上船呢?據蜀道集團副總經理楊如剛介紹,截至2022年,三峽過閘運量已達極限值1.6億噸,其中川渝地區過閘運量約為1.3億噸,占整個三峽過閘運量的82%。貨品類主要包括煤炭、礦石、砂石建材、燃料等。隨著貨量的不斷增長,三峽樞紐目前全面于高負荷運行狀態,雙向過閘平均時間已從2011年的0.7天增加至2022年的9.3天。待閘船現象已經為常態,這在客觀上導致了船舶周轉效率下降、運營本大幅上升,直接影響到川渝地區水運進出主通道的承載能力。

據了解,“長江班列”的開行將有助于充分發揮鐵路運能大、速度快、不易氣候條件限制等優勢。通過鐵水聯運助推生產原料進川和特產品出川雙向流通,進一步優化沿江綜合通運輸系,暢通沿江黃金大通道,推實現“經濟通道”邁向“通道經濟”。

據記者了解,“長江班列”將實現都、荊州常態化雙向開行。預計到2030年,將完對三峽樞紐1500萬噸以上的通航運量缺口分流,約占未來三峽分流運輸總量的30%。這將有效解除川渝及西部地區水運通所帶來的掣肘,為更好地服務和融國際雙循環,為四川提供強大支持。

來源:都日報錦觀新聞 編輯:何齊鐵 編輯:王淇 圖片來源:蜀道集團 記者:陳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