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觀察文章《善用法治利劍嚴懲網絡暴力》強調了加強網絡治理,依法打擊網絡暴力的重要。網絡暴力行為從最初的“造謠”、“污蔑”逐漸發展到現在的“網課破”、“深度合”,正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然而,法治利劍如何跟上網絡暴力發展的速度,為廣大網民關心的主要問題。

文章列舉了幾個典型的網絡暴力案例,如“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在評論區侮辱英烈”、“祖孫合照被造謠老夫妻照”等。這些案例中,網絡暴力對害者造了嚴重的傷害和困擾。

例如,在2020年7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發生了一起“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的案件。該案件中,便利店店主郎某拍了子谷士取快遞的視頻,并與朋友何某編造了“婦出軌快遞小哥”的聊天容,通過平臺進行傳播。這一謠言在互聯網上迅速擴散,對谷士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經過警方的調查和法院的審理,兩名被告人郎某和何某被判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

另一個案例是“在評論區侮辱英烈”,發生在2023年9月5日的福建省福州市。在抗洪搶險中,永泰縣公安局塘前派出所所長柯佳勇和兩名消防員胡旭東、陳祖嚴不幸壯烈犧牲。陳祖嚴的妻子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了懷念丈夫的視頻,然而,竟有網民在悼念視頻下發表了帶有侮辱英烈的言論。警方經過調查迅速找到了發布不當言論的曹某,并依法對其予以行政拘留十日并500元罰款。

還有一起案件是“祖孫合照被造謠老夫妻照”。在這個案件中,一位常年在外工作的沈士與外公拍了合照,并在網絡上分了這一幸福時刻。然而,網紅吳某利用這些照片,份,編造謠言,聲稱是73歲的東莞企業家豪娶29歲的廣西拜金,并造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經過法院的審理,吳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文章指出,嚴懲網絡暴力行為迫切需要及時完善相關法律制度。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業態和模式,但相關法律制度還存在時間差和空白區。為了提高依法治網的前瞻和預見,必須科學認識網絡治理規律,積極探索和總結實踐中的好經驗和好辦法,不斷優化和完善法律法規。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布了《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對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適用和政策把握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更加完善和正式的“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法律法規出臺。

最后,文章提醒網民們,網絡并非法外之地,應當謹言慎行,積極弘揚正能量,共同營造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不應圖一時之快而傷害他人和自己,讓我們共同善用法治利劍,嚴懲網絡暴力,共建清朗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