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河南男子在社上曬出了一臺1997年生產的國產洗機。他稱:“洗機用了26年了,質量杠杠的。”并向網友解釋說,盡管機殼有點泛黃,但洗機后面的生產日期卻是清晰可見。在男子的演示中,這臺洗機居然還能正常使用,這個況引起了網友們的調侃。“這洗機比自己年紀還大,估計商家早已經倒閉了。”網友對這臺機能運轉如此之久,表達了對其優質品質的贊賞。然而,這臺曬出來的洗機居然讓商家刷到了存在。商家在網上作出了回應:“威力還沒倒閉,一直在默默前行,謝各位公主王子的支持。不要說威力不在了,我們會努力的。”并且給曬出洗機的男子免費更換了新的洗機。這個舉更是贏得了網友們的好

后來,我越聽“威力”的牌子就越能會創辦者的用心。或許創辦時的初心就是質量和實用為主。網友們的熱議的話題大多是,為何以前產品的質量會比現在好。有些網友表示,以前的東西都是追求質量,如今卻是變了,變得追求效益。很多國貨的質量都是很不錯的,基本很難用到壞。比如容聲、海爾、格力、TCL等等。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電會以更新換代的速度為榮。誰家出了新品,誰家產品更加智能了,誰誰誰用了什麼材質。只想知道這些功能,真是人們關心的容嗎?只記得是某個手機開了一個頭,為了追求利益綁定客戶幾乎每幾年就需要更換手機。而這些堅持產品質量,默默做好質量產品且不懂得營銷的國貨。被淹沒在五花八門的產品浪之中。

近年來,國貨慢慢被新一代人所接,據青年報做過調查,近8年輕人表示愿意支持國貨。國貨如今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遇,紛紛推出了自己過的產品。慢慢的市場上已經可以看到他們的影。新一代人們開始接傳統、國貨,而為匠心制造而買單。便宜又好用的國貨以價錢低、實用、贏得了人們的青睞。

結語:產品質量好,用不壞真的不是錯,而如今市場卻為消耗產品模式。追尋利潤時放棄了質量,很多產品如今只用2.3年就需要更換。這需要一個平衡點,是要質量還是追求更新換代,這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