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夯實“網格之治”的基石,實現網格管理的實化運行,大興安嶺呼中區創立了楓橋式的“社區網格綜治之家”,為群眾提供了一個讓他們“找個說法”的好地方。這些網格綜治之家為了群眾家門口的基層治理中心,通過升級改造小區業房,創建了15個“社區網格綜治之家”,其中包括了四室一辦、服務“碼”上辦、法律宣傳、征集舉報、宣傳公示和便民服務六個功能區。這些綜治之家采取了專職網格員長期坐班、專業網格員預約坐班、政法干警每周坐班以及員單位流坐班的方式,與網格居民在“家中”進行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和困難。

在“便民服務區”,這些綜治之家為網格居民提供了充電線、紙巾、雨傘等法治宣傳品,讓法治充滿了溫度,讓綜治之家充盈了溫為了網格居民愿意去的地方,有事愿意回去的地方。在這些綜治之家,網格居民可以找到法律援助和咨詢服務,還可以掃碼查詢辦事流程和法律知識,實現“最多跑一次”。政法干警每周進駐這些綜治之家,開展重點人員走訪、法律政策宣傳和治安穩定排查等活,引導群眾依法辦事、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這些綜治之家還設有人民調解室和呼中微法庭等功能,依法解決居民之間的糾紛。此外,司法局二維碼也提供了法律咨詢、司法調解業務和申請法律援助的在線服務,讓法律走進了網格和群眾。最近,我們還開通了“群眾訴求直通碼”,居民可以通過掃碼反映個人訴求,提后,數據直接上傳到“綜治中心”平臺,區、鎮兩級網格協調指揮中心接單理。目前,已經接到了5個“掃碼”訴求,都已經辦結,做到了“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就地解決”。

這些綜治之家立后,19個專職網格員、135名專業網格員、187名政法干警和32個員單位第一時間完了“線下實+線上微信”雙報到和聯系方式雙公示,保持24小時開機,隨時接聽網格居民電話,對電話咨詢的問題給予了答復。對于一些服務事項,立即安排人員理。對于不便的老年人,民警直通車上門辦理,讓老百姓不出網格就能服務。此外,綜治之家還張了“掃黑除惡”舉報電話和群眾訴求熱線,鼓勵和發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實現自治與法治的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