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崗敬業,盡職盡責,這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今天要講到的這個人,更是崗敬業的典范。據說他在擔任當地的鎮級黨委書記期間,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貢獻。即便是到了81歲,依舊在崗位上發發熱。他究竟是誰?他又為國家和人民做了什麼?

吳金印:堅守基層崗位的不朽傳奇

吳金印,目前是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鎮的黨委書記。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干就是28年。這20多年來的艱辛苦楚,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那吳金印在任期間,究竟給當地做了哪些貢獻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講講,吳金印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這個崗位的。

1942年,吳金印出生于河南衛輝唐莊鎮。雖然是一名小鎮青年,但他卻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主攻農藝專業。按照吳金印的想法,等到他畢業以后,就能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添磚加瓦了。回到村里以后,吳金印在一個李源屯公社的地方,擔任會計。由于工作比較出,再加上個人品質優良,所以在第二年的時候,吳金印便了黨,為了一名榮的共產黨員。在此之后,吳金印便在自己的職業道路上快步健走起來。為會計不久后,吳金印又擔任了李源屯董莊村的黨支部書記。此外,他還兼任獅豹頭公社的黨委委員。在這幾個地方履職兩三年后,吳金印又到了汲縣五四農場,擔任里面的場長。可以說,早在年輕時期,吳金印就把多才多藝這項技能,展現到了極致。也正是由于吳金印才學比較富,能力比較突出。所以在1993年的時候,他直接被推選為衛輝市的市委副書記,并兼任唐莊鎮的黨委書記。到了后來,吳金印更是當選為河南第13屆人大代表。

不愿晉升的干部?當然了,其實憑借吳金印的個人能力,他所能達到的就,將會更多。然而,在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吳金印卻始終堅守自己的崗位,從未想過向上攀爬。比如組織上屢次想要將吳金印調往上級機關工作,但每次遇到這種況的時候,他都放棄了。要知道,當年和他一起工作過的人,對這些機會可是倍珍惜。而現如今他們的份和地位,也遠遠達到了一般人難以想象的程度。比如有的同事當上了地、市級的領導,有的同事甚至還進了省機關。即便是這樣,吳金印依舊不喜不悲,始終關注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爭取把自己份的事做到極致。按照吳金印的話來說,只有深深扎基層,與民眾同甘共苦,才能想民之所想,做民之所做。

總而言之,吳金印憑借著自的毅力和堅持,一直走到了今天。這也讓他的形象,在當地為了一個不朽的神話。那關于吳金印在當地所做的貢獻,都有哪些呢?

治水有功首先就是治水方面。當時衛輝市獅豹頭地區的水患不斷,嚴重影響到當地居民的耕作和生活。為了整治當地水患,吳金印直接在獅豹頭公社工作了整整15年時間。在這15年時間里,吳金印幾乎沒有回過家。按照吳金印的說法,那時候他為了能及時理工作上的事宜,只能住在當地群眾家里,或者簡陋的治水工地。他的同事也表示,在獅豹頭公社工作的10多年時間里,他在群眾家里住了將近7年,而在治水工地更是住了8年.可以說,吳金印那時候的工作狀態,就如同幾千年前的大禹一樣,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最終,通過吳金印等人的不斷付出,獅豹頭公社的水患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

興修基建除了在治水方面績比較突出以外,在當地的基建方面,吳金印也是做到了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比如當地的通極其不便,許多村民為了進城一趟,還得翻山越嶺,幾乎跑斷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吳金印趕聯系省城的施工隊和建筑公司,讓他們參與到獅豹頭地區的公路建設工作當中。而他自己也先士卒,經常帶領群眾沒日沒夜的開鑿山,建設公路大橋。最終,在吳金印等人不余力的戰下,當地一共打通了6個山,架起了8座公路大橋。此外,在興修水利這方面,吳金印也為當地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按照當地群眾的說法,在吳金印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一共為當地興修了25座水庫和蓄水池,并同時筑起了85道大壩。也正是有了這些水庫和大壩,所以當地的農業經濟才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可以說,如果沒有吳金印的話,當地可能還于一種“水來即淹、水走即旱”的狀態。

搞農業的一把好手當然了,在農業這方面,吳金印不僅僅只是興修水利這麼簡單。有關農作的種植,吳金印也是一把好手。據當地農業部門的統計數據來看,吳金印在獅豹頭地區擔任領導期間,一共為該地營造了2400多畝良田,并植樹20多萬棵。尤其是當地最有經濟價值的大田楸樹,他直接帶領群眾種植了3000多畝。依托這些楸樹,吳金印直接為當地打造了一個楸樹全產業鏈。包括楸樹加工、原木販賣、家打造等,每年可以為當地產生2500多萬的經濟效益。可以說,吳金印用自己的實踐作,真正應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道理。當然了,除了林業種植以外,在瓜果蔬菜這方面,吳金印也有自己的布局。比如在1987年的時候,吳金印調任到唐莊鄉任黨委書記。在此期間,他就帶領當地群眾,建起了一萬多畝果園和一萬多畝蔬菜田。自從開啟了農業大種植模式以后。當地的農民人均收,直接達到了4760元,遠超其他的地級市和鄉鎮地區。可以說,在搞農業這方面,吳金印也是不遑多讓。

促進當地工業發展當然了,關于吳金印在當地經濟建設中的得意之作,則是搞起當地的工業化了。比如吳金印主招商引資,為當地興辦了混凝土廠、發電廠、鋼銅廠等企業。為當地的工業化發展,注了一泉活水。也正是由于有了這些廠子,所以前面提前的各項基建,才能順利做起來。不得不說,在產業閉環這方面,吳金印幾乎做到了至善至。如今唐莊鎮地區的工業水平,已經超過了其他鎮子好幾倍。比如在2008年的時候,唐莊鎮的工業固定資產,就達到了3.7億元。而工農業的生產總值,更是達到了10.65億元。這對于一個小鎮來說,簡直就是一項逆天的就。

被當地群眾立碑文當然了,也正是由于吳金印對事業比較看重,所以他也幾乎沒有多時間來陪伴家人。前面也提到過,吳金印當年為了治水,曾經有15年時間住在外面。即便后來當上了鎮黨委書記,他也依舊無法在家小住一段時間。每次他只能利用出差的機會,回到家看一下父母,并給父母洗洗臉、梳梳頭啥的。至于其他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打拼。而吳金印的這種個人犧牲神,也讓他贏得了當地群眾的無限稱贊。在1994年的時候,吳金印直接被中組部,推薦為“全國百名人民好公仆”的宣傳人選。除此之外,像獅豹頭、唐莊鎮的群眾,也好幾次為他立碑,只為紀念吳金印在當地做出的貢獻。然而,面對這些碑文,吳金印卻全部給撤掉了。因為在他看來,能為人民群眾做好事,并獲得大家的口碑,這樣就足夠了。至于立碑什麼的,都是虛名罷了,完全不必為此鋪張浪費。當然了,由于吳金印在當地所做的貢獻實在太大,所以當地群眾還是把他的名字和事跡刻在了碑文上。只不過,為了避免再次被撤,當地群眾直接將這些碑文刻在了太行山的峭壁上。這樣一來,吳金印的輝事跡,就能永存于世間了。由此可見,吳金印的個人形象,在當地人的心目中,早已變得萬丈芒。在這種況下,他能當選為人大代表,也就不足為奇了。

結語如今的吳金印老人,已經81歲高齡,但他任未退休,一直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做著工作。在他看來,人活著就是為了創造價值,只有為外界散發了芒,芒才會回照給你。可以說,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方面,吳金印的個人貢獻,已經超出了同時代的大多數人。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吳金印的話,那就是“春蠶到死方盡,蠟炬灰淚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