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印度人的話題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全世界都開始重新審視這個民族。印度人這個民族漂泊了幾千年,無論他們走到哪里,都備白眼。印度獨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事件,很多人對他們的遭遇表示同嘆他們終于有了自己的國家。然而,由于他們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所作所為,現在許多人開始改變對印度人的看法,甚至許多國家的人民都開始公開反對他們。

因此,有一部分網友提出了一個問題:在中國境是否有印度人?事實上,早在古代,印度人就通過綢之路來到中原地區經商,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和秦漢時期。公元718年左右的唐代,一批印度商人通過綢之路來到了中國,他們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和東都建立起中國最早的印度人社區。這個消息最早是英國和法國的探險家在20世紀初發現的,當時他們在新疆發現了可以追溯到718年的梵文書信。

到了北宋時期,由于無法控制西域,陸路通道變得不安全,于是海上綢之路開始興起。公元998年,一批來自波斯地區的印度人乘坐阿拉伯商船來到了中國沿海,然后通過泉州、揚州到達了北宋的都城開封。在那個時候,開封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對于這些來自遠方的印度人來說,這里給予了他們深刻的印象。他們在開封購置房產,建造印度寺廟,生活富足。在1008年,宋真宗下詔允許印度人在開封永久居住,還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保留自己的習俗。一些印度人甚至通過科舉為了僚,在北宋的經濟困難時期,他們以他們的商業頭腦幫助皇帝度過了難關。到了南宋時期,一些印度人隨著宋室南遷,也因為他們對保護皇帝有功而到表彰。到了元明時期,印度人依然到很好的待遇。元朝將他們列為高等“番人”,允許他們在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朝中期,全國已經有約5000名印度人,他們多數生活在沿海城市,為明朝的海外貿易做出了重要貢獻。

1605年,傳教士利瑪竇偶然發現了開封的印度人社區,這引起了西方人對于東方存在印度人社群的興趣。從那之后的300年間,開封的印度人一直是西方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一些西方印度組織曾試圖在開封建立印度教信仰,但都以失敗告終。隨著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開封的印度社群與外界完全隔絕,他們的印度信仰和習俗也逐漸消失。最后一位印度教靈士去世后,再也沒有人知道如何修復被洪水沖垮的印度寺廟,他們也開始放棄印度教對于通婚的令,與中國人通婚。到了清末民初,開封只剩下了一戶印度人后裔。700多年的歷史積淀,開封的印度人已經完全融了中華文化,為了“有中國特的印度人”。他們保留了印度統,但已經認同了中國文化。

早在上世紀改革開放之前,一些開封印度人后裔開始對自己的源產生了興趣,希能夠回到印度。然而,他們前往印度申請歸化卻遭到拒絕,只有數幾名獲得了印度國籍。這個結果令他們到意外,也讓外界對印度的決定到困。其實,印度對于開封印度人歸化的拒絕是有幾方面考慮的。

首先,開封印度人已經與中國人通婚了幾百年,完全融了中國社會,失去了印度教信仰和印度文化認同,這與印度教“止與外族通婚”的教義相違背,不被印度印度教正統派所接。其次,印度教注重母系統,但開封印度人卻沿襲了中國的父系傳承制度。在印度看來,他們已經偏離了印度教母系傳承原則,無法認定他們的印度統。第三,開封印度人對印度教文化缺乏基本認知,語言、生活習慣都非常“中國化”,即使歸化到印度,也很難適應當地的生活。而且開封印度人人數眾多,一旦大規模歸化,將對印度的國民構和文化認同造沖擊。

因此,現在只有數幾名開封印度人后裔選擇去印度,大部分人選擇留在這里,留在這個已經為他們家園的地方。他們與中國人民和睦相為了中華民族的一員。對于開封印度人后裔來說,選擇留在中國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李昕就是開封印度人中典型的一位,他表示,盡管他的里有印度統,但他在中國長大,首先是一個中國人,對祖國有深厚的,懷著國之心。中國是他們生活了近千年的地方,這里有他們的家人、朋友、悉的風俗習慣和食等等。中國人民一直平等地對待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并且到尊重。開封印度人已經完全融中國社會,為了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如今,除了開封之外,上海和杭州等地也聚集了不印度人,中國已經為世界上幾大印度人定居點之一,這從側面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包容。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中,理不同民族的歸化和文化融合問題需要謹慎而且開放的態度。只有平等對待,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我們才能建設一個更加和諧和繁榮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