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農歷正月十三,南京雨花臺地區發生一起大火,造了15人死亡和10多人傷的慘劇。事發地點是一座建筑底層架空的停車場,其中停放著電車和自行車。經消防部門調查確認,火災源頭是停放的電車。一些人或許會問,一臺電車著火怎麼會造如此嚴重的后果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隨后的調查發現,現在高層建筑使用的保溫材料苯板是易燃品,一旦遇到明火就會迅速燃燒,速度之快令人震驚。這讓人想起了春節燃放煙花竹的問題,為什麼有不人反對在城市人口集地區燃放煙花竹,而在郊區和農村允許呢?原因就是為了防止火災。一些人或許無法理解,這些年來一直為此爭論不休。他們說燃放煙花竹是傳統,沒有了這些就沒有了年味。但是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大多數人住的是小平房,火災患相對較小。而如今高層建筑層出不窮,因此應該考慮減或者避免燃放煙花竹。

有些人的觀念需要改變。老一輩的人小時候放學沒有人來接,但現在呢?首先,機車數量激增。其次,拐賣人口的人販子也屢見不鮮。再次,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的安全至關重要。難道我們就不應該改變這些觀念嗎?說這些并不是要以老眼看待問題,而是希在這場不幸中逝去的人能給活著的人一些啟發,避免悲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