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臺區2月24日發生了“2·23”火災,造了15人死亡和44人傷。據初步判斷,火災可能是由樓底架空層電車著火引發的。通常況下,高層發生火災時,火勢向上蔓延,因此這次從最下面架空層燃燒的大火讓人措手不及,幾乎將逃生通道都堵死了。盡管目前尚不能確定是電瓶車充電引起了火災,但在室公共區域停放如此多的電瓶車無疑是一個嚴重的安全患。另外,該小區在2019年曾發生火災,雖然沒有造人員傷亡,卻未引起足夠重視。希這次淋淋的教訓能夠喚醒更多人的警惕。

關于電瓶車在室或樓公共區域充電屢不止的原因,一部分居民的窮病是一個主要因素。所謂的窮病,并不是真正的貧窮,而是過分吝嗇和自私。例如,小區雖然設有非機車棚充電樁,但一些居民仍然在樓道充電,甚至攜帶電瓶車乘電梯放到家里充電。為了省下幾錢的充電費,他們竟然不顧自己和整個樓層的生命財產安全,這難道不是一種病態行為嗎?當然,并非所有小區的居民都是出于貪圖小利,有些小區確實存在著充電設施不足的問題。由于人員集,大部分是中低收者,電瓶車是主要的通工,由于缺足夠的車棚和充電樁,一些居民只能在室或公共區域充電,甚至從樓上拉線充電,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公共問題。

針對火災發生后的自救措施,一位工齡幾十年的資深消防隊員提出了三條籍。首先,如果知道發生火災的樓層,那麼在著火層以下的居民可以沿逃生通道逃生,而著火層以上的居民則應留在屋等待救援。其次,如果不清楚火災位置,最好老老實實待在家里等待救援。第三,不要幻想通過憋氣、蒙被子或床單穿越火災區,也不要隨意使用窗簾或床單作為繩索順著外墻逃生。無數經驗表明,老老實實待在家里等待救援的人,生存幾率要遠高于貿然逃生的人。

最后,提前購買逃生設備是否有用呢?雖然一些高層逃生工如逃生繩索或降落傘在理論上很有用,但在火災發生時,普通老百姓往往過于張害怕,不敢或不會使用這些設備。因此,尤其是在樓層較高或火勢從下方蔓延時,這些工的實用存疑。當然,有總比沒有好,如果樓層不高且自己所在樓層沒有起火,心理素質較好的話,這些工或許有一定幫助。

總之,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應該盡量與開發商或業合作,改善車棚、充電樁等件設施,以減或避免室充電帶來的安全患。此外,我們也應該平時關注火災應對的應急措施和逃生知識,家中備有滅火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