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2023”十大年度網絡人即將揭曉,頒獎典禮的舉辦地,就是江夏區。十大年度網絡人在平凡中創造的不凡故事,溫暖了歲月,了時;作為活舉辦地的江夏區,好人輩出、群星閃爍,千年古郡匯聚一城好人,正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璀璨芒。

新城好人,傳文明新風

江夏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千年翹楚,家國江夏,行走在這片土地上,總能到一種謙和向善的文化風韻。近年來,江夏區致力打造“志愿之城”“好人之城”,倡導文明新風尚,匯聚崇德向善力量。2016年起,江夏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啟“江夏好人”評選活,借助全搭建“好人數據庫”,匯聚越來越多“江夏好人”。每年評選出一名“江夏好人”年度人,號召網民參與投票互,在全區形“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得好報”的濃厚氛圍,一批批“江夏好人”不斷涌現。

在江夏區舒安街,熊桂林每天往返奔忙70多公里,為8000多位村民提供服務,30多年來,20多個筆記本上麻麻寫滿了村里老人們的各種需求,他將偏遠的鄉村路變心郵路,他也為老人心中最信賴的人;在江夏區鄭店街,“托村醫”丁玉強扎基層近40年,無論晴天下雨,不管白天黑夜,只要勞七村村民一個電話,他就騎上托車上門為村民治病送藥,數十年間已經記不清換了多托車,從定期上門回訪、檢查到在衛生室辦起健康教育講座,他始終無怨無悔,做村民的健康守護人;在江夏區廟山,廟山派出所政法先鋒隊長潘時濤在轄區組建了一支1500余人“紅管家”團隊,他們中有社區居民、超市老板、醫生、教師、大學生和退役軍人,他們穿行于大小街巷,各方聯合只為守護一方平安。

好人神在江夏生發芽,也為江夏區發圖強的強大力,千年古郡再譜新篇。2017年起,江夏區連續舉辦好人故事分薈,廣泛關注報道,好人群越來越多地走進公眾視野。當地還組織了各種類型的宣講團和多樣化宣講隊,深基層群眾宣傳先進典型,讓好人神深人心。

千年古郡 育文化沃土

一座千年古郡何以匯聚一城好人,還要從歷史長河的文明傳承中尋找答案。江夏,素有“楚天首縣”之譽。隋唐時,南北互通,南方經濟文化快速發展,古武漢地區了“楚中第一州”,江夏則被稱為“楚天首縣”。千百年來,依江而畔的江夏擁有著獨特的楚地風、燦爛的楚地文化,好山好水滋養著江夏人的品格。

戰國時期的“四君子”之一黃歇就是楚國江夏人。他明智忠信,寬厚人,風度翩翩,文采風流,以禮賢下士、招致賓客、輔佐治國而聞名于世。悠悠古韻,養育了謙謙君子之風,春申君式的君子代代輩出:保衛國家、盡忠職守的明朝抗金名將熊廷弼,德藝雙馨、風骨凜凜的京劇開宗大師譚鑫培,樸實正直、堅毅英勇的新四軍創始人項英烈士,詩仙李白也寫下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等17首關于江夏的詩。

山環水繞間,厚重濃郁的人文底和傳承不息的文明神,構了古城久久不能磨滅的魅力,也在如今愈發熠熠生輝,為孕育一城好人的文化沃土。

孝行天下,善舉頻頻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德,中國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兩個發生在江夏。近年來,江夏努力打造中華孝文化之鄉,并將“孝文化”與家風建設結合起來,開展“最家庭”圖片展等,積極傳承夫妻和睦、尊老的家庭德。

53歲的江夏區烏龍泉街新生活村村民鄧冬梅,曾在丈夫意外傷、孩子患重病的接連打擊下,毅然用勤勞的雙手撐起一個家,做起補鞋生意。如今,家人的病有所好轉,還被推薦加當地新開的一家養老機構,從事護理工作,把照顧自己母親的耐心,放到了每一位老人上,還帶邊近10名朋友參與養老培訓學習。也被評為武漢市孝老親模范、江夏好人。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社風清則社稷安。

在這片熱土上,還有“功埋名三十載”的“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群眾不貧,我就不回城”的全國貧攻堅先進個人劉志耀、“千里走單騎”的全國抗疫先進個人甘如意……他們或深藏功名,或赤誠無私,或勇敢無畏,凡人善舉閃耀大星河。

好人故事在此流傳,好人神在此延續。這片熱土上,還有“你好,大橋派出所,請講……”“您現在在什麼位置,我們馬上過去!”放下電話,武漢市公安局江夏區分局大橋派出所民警涂凱峰迅速出警,趕到報警人的邊,詳細記錄電信詐騙的況。他溫暖心的安,讓報警人緒漸漸緩和。年關將至,為了提高居民的反詐意識,涂凱峰還利用晚間時段更加集地挨家挨戶展開反詐宣傳。“很多時候,我和同事都覺得頭頂懸掛著一把達克里斯之劍,它促使我們快一點,更快一點,只有走得比騙子更快,才能走到‘天下無詐’的終點。”

涂凱峰功預警攔截電詐3000余次,凍結止付50余起,幫助群眾保住資金500多萬元。因反詐有功,他于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別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并被湖北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機關執法辦案先進個人”。今年,這位“俠骨的反詐民警”選了由新華社主辦的“中國網事·”評選活。平凡如他,扎基層,用不變的初心和過的能力,守護著一方百姓。凡人微,群星閃爍。

江夏區,還有來自江夏的“造福桑梓的返鄉能人”楊馳升。地偏遠的武漢市江夏區湖泗街海洋村,曾經是“空心村”“貧困村”。年近60歲的楊馳升曾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從家鄉走出去之后,他在北京斗了40多年,如今是北京武漢商會會長。2011年,楊馳升回鄉看到家鄉破敗不堪,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返鄉立了武漢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10多年來投資近2億元,發展產業造福桑梓。竹林花木掩映,犬之聲相聞……2022年,海洋村獲評“中國麗休閑鄉村”,捧得國家級榮譽。如今,村民們守著好風景,過上好日子。楊馳升說,他還要帶領更多人一起致力鄉村振興事業,讓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從前年起,江夏金口的舒服民選“中國網事·2022”十大年度網絡人。這位“永葆初心的共產黨員”已年逾九旬,他的事跡讓無數人潸然淚下。年輕時,舒服民是“治水干將”,在幾十年的水利工作中,他跑遍了當年武昌縣的每一寸土地。退休后,他把節省下來的錢全部用來資助困難學生讀書。“活一年就要捐一年。”舒服民說,他不給后代留一分錢,留給他們的只有吃苦耐勞的作風。不煙、不打牌、不喝酒,每一分錢都用在有益于社會的事上。

從2011年起,他累計從個人養老金中拿出近20萬元,資助江夏區80多名貧困學生圓夢大學。2019年,舒服民向黨組織了10萬元的特殊黨費。2021年,舒服民又上了一筆1萬元的黨費。“我這是在報黨恩。”舒服民說,他12歲亡母,14歲喪父,是共產黨讓他不再流離失所,他一輩子銘記共產黨的恩,他時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為黨分憂、服務人民。好人故事在此流傳,好人神在此延續。

這一切都為江夏區的驕傲。江夏區委書記張斐表示,近兩年在“五區戰略”的驅下,江夏地區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其發展就背后,是無數“江夏好人”的默默奉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無形推。通過大力選樹“江夏好人”,已先后推評出各行各業先進典型300余名。“一城好人”不斷點亮“楚天首縣”,鑄就道德高地,為江夏區高質量發展凝聚暖心力量、譜寫文明華章。

在江夏區,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著不凡的故事,每一個好的事跡都在傳承著民族文化和傳統德。江夏區,以千年古郡匯聚一城好人,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注了獨特的文明力量。每一個好人的善行善舉都在演繹著一座大之城的麗傳說。讓我們一起傳承這份好,共同譜寫江夏好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