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五環外的崔各莊鄉馬泉營村,馬闖一家三代住居住在這里,這里住滿了來北京打拼的外地租客,到都是各式各樣的電車和托車。這個家庭中除了年僅四歲的孫,父母,大兒子與媳婦,二兒子都在北京街頭送外賣謀生。據說全國送外賣的有2000多萬人,不知數字是否準確,解決2000萬人吃飯生計,那可是貢獻,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行業。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社會的正常運行,需要各行各業均衡發展。作為外賣員,他們也是360行中不可或缺的一行。我們都知道外賣員是很辛苦的,真的是拿命來掙錢。而且一不小心就會被投訴,基本上全年無休,風雨無阻,為了能多拿點工資跑外賣,每天要送上百份,送完一個馬不停蹄,再接下一單。外賣員這個行業還得有個好脾氣,因為郁悶的事天天都會有。單子太多不好,單子太也不好,商家出餐慢煩躁,客戶地址不好找,更煩躁,所以外賣員心累是必然的。外賣員這份工作還適合一種不際的人干,不喜歡單位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結奉承的人,他們更喜歡這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為什麼有人喜歡送外賣?因為送的時間長了對周圍商圈都悉了,如果沒有好的工作,自己也不做什麼生意,干這行還沒有人管著你,一天也有幾百元的收,這樣不比進工廠香嗎?他們在送外賣的過程中也能一路欣賞風景、看人文,更能會到生活中的快樂!在很多人看來,做外賣只要有部手機,有輛電車就可以了,但真的是這麼簡單嗎?

一位外賣小哥自述:“眾多外賣單,你搶哪個呢?等你好不容易看到一個路線悉的,剛準備搶,下一秒,這單就被其他騎手搶走了。等終于搶到一單,就算有導航也不一定能找到位置。要加快速度和不要命的一樣各種按喇叭、不管紅綠燈踩點送到。有時候送到小區,小區不讓你進,進了小區又找不到樓棟,找到了樓棟又進不了單元樓的各種問題。有時遇到的顧客對點餐的飯菜不是很滿意,還會給差評,每個外賣員的評分都是跟他們的工資掛鉤。有時因為路不,送的有點晚,客人就直接不要了。這份工作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月過萬真的是拿命在跑”!

“社會基層的自我復制”這個詞用的很巧妙,其實每一個階層都是一樣。為什麼一家人會一起干?歸結底,這個家庭發展系的邏輯延續著人帶人的方式。馬闖一家五口在北京送快遞,第一個來北京的人是馬闖堂哥一家,后來馬闖想來北京,但是擔心自己融不了這個大城市,就開始送快遞。后來父親,母親和弟弟也都加了送快遞的隊伍。五個人送快遞,每月完大概能掙一萬五千元,這是什麼概念呢?扣除花銷一兩萬,每月收大約五六萬,一年下來就是六七十萬,真不錯!馬闖已經在北京呆了十幾年,這座當初讓他既陌生又憧憬的城市,已然已為他的第二故鄉。不管生活多累多苦,一家人整整齊齊、開開心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