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津某大學的學生小朱在助學金評比中遭遇不公待遇的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小朱是一個孤兒,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學習績優異。然而,當校方發布通報稱助學金評比不存在任何名額“占”現象時,小朱卻表示自己無法與校方抗衡。他發布了一段視頻,稱自己是那個用著8000塊電腦的貧困生,試圖回應有關自己家庭背景和消費行為的質疑。然而,細心的網友發現了視頻中的矛盾之。首先,小朱購買的高能游戲本ROG電腦以及頂配版的ipad mini顯然與之前他所描述的貧困生形象產生了矛盾。其次,有網友補充稱小朱的學習績并沒有他所形容的那樣突出,甚至存在掛科現象。這和他打造的“專業排名第一”,熱學習的形象有所出。此外,小朱之前以同學穿800元aj球鞋為理由推斷同學沒有評選助學金的資格,然而他本人也擁有同品牌的aj球鞋。這一系列的矛盾引發了網友們的質疑和討論。
無論真相如何,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助學金評比中貧困生是否“不配”高價消費的深思考。助學金應該優先幫到那些因為經濟困難,以至于無法繼續完學業的優秀學子。相比起那些已經有余力追求更優質生活驗,有余力興趣之樂的學生,他們更需要助學金。無論是用蘋果手機還是高價電腦的學生,都應該據經濟困難程度和學業表現來評定是否獲得助學金。這一事件提醒我們,對于貧困生是否“不配”高價消費的問題,需要進行更深的思考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