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我剛剛休完產假回歸工作,來到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心充滿了期待與忐忑,新部門新工作對我來說無疑也是新的挑戰。期待著新環境新崗位能夠造就一個更新的我,為我所熱的檢察工作做出新的小小貢獻。

我想談一談對高質效辦好每一個刑事執行檢察案件的淺淺認識與。我想從兩件關于涉企社矯對象經常區域活申請的監督案件說起。其中一個案件的社矯對象周某是某公司的項目監理人,此前申請區域活次數過多,且本次申請未提供佐證材料,因而未獲通過。另一案件中的社矯對象蔡某系某公司總經理,申請到本市外多地區開展業務,考慮到管風險較大也未獲批準。得知況后,我們當即向司法局發出檢察建議,并隨同工作人員全程參與走訪調查,及時對二人的申請事由進行核實,準確把握審批標準,依法依規為真正需要區域開展經營活的涉企社矯對象開通“綠通道”。

經核實,周某申請事由真實合理,因而順利獲批;蔡某申請事由不實,且部分佐證材料涉嫌造假,研究后決定延遲辦理其外出申請。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工作看似平凡普通,卻連著經濟發展大局、連著民心。加強與社區矯正機構的通配合,以公開公正的方式,攜手破解社區矯正對象規范監管和相關企業正常經營之間的矛盾,為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出“檢察良方”。

刑事執行事關司法公正與權威,刑事執行檢察監督不僅需要保障判罰結果得到依法嚴格執行,還要保障罪犯的合法權益不因刑罰到影響,凸顯人道主義關懷。我們的工作既要有力度,讓無罪之人不蒙冤屈,有罪之人罰當其過;同時也要有溫度,不放棄每一個可改造的人,讓每一個罪犯都能在刑罰執行中到司法關,激發心善念原力,讓刑罰執行為罪犯的一次救贖,促使他們積極改造,回歸社會,最終回饋社會。這是我們的使命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