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出現了有關“公職人員舉旗掃雪”的話題,引發了人們激烈的討論。網友們質疑,在掃雪的時候為什麼要特地安排人舉旗,這到底是為了為人民服務還是一場作秀呢?網友“與厚德載同行”留言:“熱度不超過30分鐘。”網友“周大勇哥”留言:“一群人一把大旗都清不出二十米馬路的雪。”網友“一直D調”留言:“你猜環衛工人掃雪時怎麼不找個人跟著舉旗?是因為沒有旗嗎?”

大雪過后,如果積雪得不到及時清理,道路會結冰,造通事故,影響人們的安全出行。公職人員在寒冷的天氣下積極帶頭掃雪本是件好事,為什麼會引起網友的負面緒?看似這是網友對“舉旗掃雪”的嘲諷,實際上卻是對繁瑣程序和形式主義的不滿。上級在檢查工作時,僅僅只是盯著留痕看,很多基層工作者不得不在指標考核系中打轉,長久以來各種指標讓基層工作者疲于應對而做出“作秀”留痕的舉

針對“舉旗掃雪”的討論,應對繁瑣的工作考核進行反思,從源上解決形式主義。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果應該由人民來評價,將復雜的總結材料改為民意調查收集單。真正的工作留痕不是“舉旗”、“拍照”,而是老百姓的點贊與好評。對于網絡上的負面言論更不應該過度解讀,因為或許這些公職人員舉旗掃雪會讓人們不滿,或許他們掃雪的進度不如專業人士高效,但是坐在家中敲鍵盤遠比站在寒風中掃雪要來得容易。

就像網友“寒星知雪”所說的:“我們真的太難了,掃雪挨罵不掃雪也挨罵。網上挨大家的批評,回單位挨領導批評。我們是兩頭不討好,兩頭氣。領導讓我們起到帶頭號召作用,我們照做了結果遭到了大家的冷嘲熱諷,批評我們虛心接。”不要讓我們的誤解和負面緒,寒了基層工作者的心,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熱,他們付出的努力值得尊重。但同時,這次輿論也再次提醒公職人員,真正的工作留痕不是留在紙上、照片上和鏈接中,而是留在老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