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的獅子看似沒在斗爭,被客人笑著指指點點,實際每天都在夢想和孤獨的夾中求生。”這句話在日劇《我的事說來話長》中描述了男主岸邊滿的生活狀態。他31歲,無業,和母親房枝一起生活。在劇中,他扮演了一個全職子的角,被朋友們嘲笑為“全職兒”。這個角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他們是那些放棄工作,全心投到照顧父母的人群。

在過去,寄居父母家,并依靠父母獲得生活費的年輕人會被簡單直接地扣上“啃老”的帽子。但現在,全職子正在為一種新的產生活方式。這是因為在兩組數據的追趕中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等待就業的年輕人不斷增長,202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158萬,相比2022年和2021年分別將增長7.62%和27.39%。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被照顧。2021年,中國正式進了“深度老齡化”社會,64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首次超過14%,2022年,這個數字變了14.9%。

在豆瓣和小紅書上,關于“全職子”的話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人想繞過過程,直接來到養老生活的終點,有人則一邊照顧父母換取報酬,一邊尋找著新的“上岸”機會。這顯示了即便同一群,訴求也各有不同。

通過采訪三位全職子,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生活中的困境和掙扎。在江蘇,阿花是一位全職兒,每天照顧著自己的父母和公婆,同時還要支付兒子的學費。找到了一種比較經濟實惠的護工搭配方案,自己負責燒飯送飯,護工負責照顧老人。在河北,henry放棄了一份高薪工作,回到家鄉和侄子一起玩耍,他計劃先休息一段時間再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在湖南,茉莉選擇了回家陪伴父母,并在家中過上輕松的生活,倔強地表示不向父母要錢。

這些全職子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力,他們必須在照顧父母和追求自己夢想之間找到平衡。他們的選擇得到了一些人的理解和支持,但也有人對他們持有負面的看法,認為他們是在“啃老”。然而,他們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有道理的,他們不愿意看到父母在生活上遭困擾,并且他們也在尋找自己的出路。

全職子的現象在中國逐漸普遍起來,這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解決。我們需要為全職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同時,我們也需要改變對全職子的偏見和負面看法,理解他們的選擇,并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和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面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為我們的家庭和社會創造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