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小伙海生,父親去世早,他和母親相依為命,苦度。海生長大訂了親,快到娶妻的日子,媳婦忽然傳過話來,“你家有老母,我不能來。”海生媽聽說媳婦嫌自己年老累贅,不愿過門,心里很難。為了不耽誤兒子娶媳婦,就對海生說:“老驢老馬人嫌棄,我出家門你娶妻!”海生想不到自己的媳婦竟是這麼個糊涂人,便對母親說:“媽,你放寬心,只要不是鐵石心腸,我定要把勸教賢媳!”他和母親商量好后,先把老人送到外村一個朋友家里住下,隨后又請人對他媳婦說,把老人趕出了門;媳婦才高高興興地和海生結了婚。

結婚不久,村子附近過廟會,媳婦對海生說:“你牽上驢,把我娘接來耍兩天。”海生雖然有些生氣,但覺得這是勸教媳婦的好機會,便笑著說:“城隍廟里搭戲臺,當然要把咱娘請來。”說罷,拉上驢把丈母娘接來了。他每天迎來送回,讓母倆歡歡樂樂逛廟會。他又買了不吃喝,孝敬丈母娘。五天廟會一過,海生把丈母娘送回家,便和媳婦拉開了家常:“迎送你娘我來回跑,表面歡喜心煩惱。豬黑白糖,我把你娘當我娘。你娘高高興興地逛廟會,我娘卻了他鄉人!”媳婦一聽,橫眉豎眼地說:“人說一個婿半個兒,你對我娘咋就沒真心!再說,我到你家時候,你就沒媽,今天說啥胡話哩?”海生見媳婦說出了這樣絕的話,氣得臉發白。他順手了個镢頭,就往媳婦上打,媳婦拼命抓住镢把。海生氣呼呼地說:“你娘我娘都是娘,都應該孝敬。你家也有兄弟姐妹,娶下的媳婦要都像你這麼待我娘,自己捫心想一想,你心里能忍得下去?”媳婦被問得啞口無言,一時說不上話來,大哭了一場。

海生見媳婦有點悔悟,便想著使媳婦徹底轉變的主意。一天,海生媳婦去地里挑野菜,在路上見一群娃娃邊笑邊唱:“麻野雀,壘泥窩,說下媳婦趕公婆。麻野雀,咕咕咕,趕了親娘敬丈母。”海生媳婦聽后,又又氣,罵了娃們兩句,跑到家里,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思前想后,越想越覺得自己一時糊涂,竟做下這沒道理的事,實對不起老人,對不起丈夫,心里十分后悔。海生看出媳婦的心思,暗暗高興。隔了不幾天,海生說他有事要出外,當天趕不回來。媳婦嫌自己一個人呆在家里太孤單,要個伴兒。海生說:“我請了村里的老大娘給你作伴,天一黑就來。”說罷,海生就出門去了。趕天黑,海生把母親從朋友家里了回來,讓老人家先進屋。隨后,他也悄悄回到家,躲在窗子下邊。媳婦見了老人,想起婆婆,悔恨加,看到老人家也滿臉不高興的樣子,到奇怪,就問:“大媽,誰惹你生氣來?”老人家一聽媳婦問,不由得長嘆一聲說:“唉!把娃從一尺五寸抓大,冤家長大人了,實指著娶個兒媳孝娘親,沒想到娶進媳婦娘離門!”媳婦一聽一下子愣了,心想,這老人莫非就是自己婆婆麼?就大著膽子問:“大媽的遭遇真氣人,不知你兒他是誰?”老人家見問,氣呼呼地說:“不提這事不傷,忤逆兒子海生。”媳婦一聽,又又悔,慌忙跪在地上說:“媽,請你原諒兒媳的過錯。只要你還肯認我這個媳婦,今后我一定好好地孝敬你。”正在這時,海生從門外進來,說:“只要你能作賢惠,我更要作個孝順兒!”一家三口說著,想起前事,都落了淚。兩口把嶄新的被褥給老人鋪蓋上,侍候老人休息后,才回到自己房。媳婦慚愧地對丈夫說:“猴子打盹馬失蹄,愿打愿罰都由你!”海生握住媳婦的手說:“知錯改錯不為錯嘛。”從此,兩口孝敬老人出了名,鄉里群眾無不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