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瘋了!這些以前免費的東西,竟然開始收費了。

以前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很富裕,但快樂是真實的;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瑣碎煩惱卻多了很多。不知從何時起,很多之前免費的東西,比如餐、停車、午休、看電視等,現在都明碼標價起來,甚至還出現了“套娃式”收費的象。估計在不久的將來,由免費有變收費制的東西會越來越多,這到底是人們賺錢意識的覺醒,還是真的“窮瘋了”?

一、餐飲業餐額外收費經常在外就餐的朋友會發現,之前餐、餐巾紙、打包盒等都是餐館免費提供的,后來這些東西都開始按照數量收費了。記得有一次參加家人聚會,餐館提供的餐都是按套擺在餐桌上,這些餐都不是一次的,清洗干凈后加上保鮮可以重復使用,每套收費5元。有一網友在外面就餐時也遇到了餐收費的現象,一套餐1元,雖然屬于自選項,但是有多人自己帶餐出門的?所以說白了就是必選。從前打包也是免費的,但不知道從何時起,打包飯菜包括點外賣用的餐費用都是另收的,一般是人均2元。出去購的人都會發現,很多大型連鎖超市的塑料袋都是另外收費的。收銀員在掃完所有商品后都會詢問:要不要袋子?如果需要,會對塑料袋進行掃描,一般在3角到6角間,再將費用計算在購清單里。

二、公共設施收費最開始公共衛生間都是免費的,衛生紙也是免費提供的,后來一部分公共衛生間開始收費。一般都是在公共衛生間門外擺一張長桌,桌上有收費標準和小包的紙巾,按人頭或者按大小號收費,每人1到3元不等,小包的紙巾1-2元一包。每個上廁所的人都很會自覺地將1元零錢給到門口長桌前的管理員手中。再說學校,本應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卻無故多了很多“斂財”項目。國家對學校補習班、各種課外班下達止令后,很多學校另辟蹊徑薅學生的羊。說起在學校午休,印象中它和“收費”是一點都不沾邊的,記憶中的午休就是老師在講臺盯著,學生一個個聽話地趴在桌子上睡覺,有的人打呼嚕,有的人口水流了一桌子。某校卻被曝午休收費,更是將午休收費項目分了三個套餐:基礎套餐——趴睡,每學期收費200元;升級套餐——在午休墊子上躺睡,每學期收費360元;豪華套餐——在專門的午休室躺睡,每學期收費680元。通知容末尾還強調“自愿選擇”,就此真的好想問:如果父母不錢的話,午休時間是不是要讓學生立著罰站呢?很多學校的牛都是免費提供的,個別學校卻以給學生訂牛補充營養,提升學生質為由進行強制收費,并賺取高額差價。如某學校通知家長每個學生都必須訂購酸,每箱酸均價110元,每個學生訂購3箱。對于酸市場價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清楚,一箱酸批發價在20-50之間,市場價也不會超過100元,量大價格還會從優。學校每箱酸凈賺至20元,話又說回來了,為什麼不能讓家長為學生自備酸呢?

三、收費現象嚴重兒時的電視安個天線,只要有電,電視節目可以隨便看,飽足眼癮。現在的智能電視機了買電視、無線網這些費用,大多數的電視節目仍然觀看不了。音樂、教育、電影、育等頻道彼此獨立,分別需要花錢辦理不同頻道的VIP,想要無廣告打擾,甚至還需要另外費。一網友一上午辦了七八個會員,花了小一千。智能電視收費,不僅遭到了咱們普通老百姓的吐槽,央視也在方平臺對這一象進行了揭和批判,國家勒令整改,部分地區已初見效。隨著私家車的普及,每家幾乎人手一輛,無論是下班回家,又或者上班、外出,為車找到一“停歇地”是重中之重。從前停車都是免費停駐,后來大商場、醫院等公共場合的停車場都開始收費,一般半小時免費,超過半小時開始收費。收費標準因地區而異,更多的人選擇尋找免費的停車場,或者在路邊停車。

結語#微頭條首發挑戰賽#時代在進步,人們生活水平在提升,當免費的東西需要花錢才能得到,人們心里有落差很正常。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對于合理的,我們可以接;對于不合理的、嚴重影響我們驗的,我們則需要抵制,推其改善。你邊還有哪些東西以前是免費的,現在卻收費了呢?你對于這種現象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