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打開冰箱,發現了一半已經發黃的白蘿卜,于是給我打來電話一通抱怨,覺得自己花了錢買的蔬菜都沒吃完,到很可惜。在他們那個年代,節約是一種傳統德,也是人們心中永恒的信念。國慶假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哥哥在國慶期間想要改善父親的生活,結果導致父親在家做飯的次數減,導致冰箱里的菜沒來得及吃完,特別是那半截蘿卜。父親說如果當時他把它腌制咸菜就不會壞掉,嘆了好幾分鐘。其實,父母上的節約傳統在我上也有所現,寧愿把肚子撐破也不會浪費食的習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都更喜歡科學養生,不吃過夜的菜、蔫兒菜、霉斑菜等,但老一輩卻總是喜歡把蘋果爛掉一部分的削掉接著吃,這是他們的一貫做法。在他們看來,“浪費可恥”,但在浪費的路上,他們卻走得越來越遠。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節約神,曾經吃過芽麥子、水稻的人才會懂得糧食的可貴。甚至連種地的人都會把拔過的花生地再翻翻,可能還會有落下的花生。甚至孩子吃不完的飯,大人們也會倒自己碗里,拉幾下子吃掉,因為那是糧食。好的習慣應該被銘記在心中,摒棄浪費的習慣為后代的典范。在霓虹燈下,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們走著,他們一件工服由穿橙黃,是沒發工裝?是舍不得?還是其他原因?事實上每年都發,只是一種習慣,直到穿不下才會丟棄。#頭條創作挑戰賽#​#妙筆生花創作挑戰##節約糧食、拒絕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