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可敬的中國形象”的明確要求。地方外事工作渠道廣、資源多,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有一定優勢。最近,一些地方外事部門把“自己講”和“他人講”結合起來,推進中國故事的創造象化表達,讓中國故事更多為國際社會和海外眾所認同。

福建省外辦會同有關單位制作了《Smile》系列紀錄片,講述外國人在福建等地工作、學習、友的故事,將中國的制度優勢、產業進步、生活便利、文化傳承融真實有趣的人故事中,為世界提供了解中國的窗口。

重慶市外辦推出了“外國友人講重慶故事”“外國使領館員話重慶”欄目,專訪參與重慶開放發展的外國友人和赴渝訪問、工作的外國駐華使領館員,通過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所愿,講述他們經歷的重慶故事。

江西省外辦與柬埔寨暹粒省國際關系辦公室共同舉辦“滕王閣與吳哥窟:越千年的對話”文藝匯演和圖片展,促進了贛鄱文化與高棉文明之間的流互鑒。

廣東汕頭市外辦為廣東劇院赴泰國演出做好了聯絡協調和外事服務保障。劇“出海”展演獲得功,傳播弘揚汕優秀傳統文化,為海外華僑華人尋溯源架起文化之橋。

這些新的嘗試和舉措有助于更好地傳播中國形象,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也促進了地方之間的友好關系和文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