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家中有限的藏書看完了,到日子難熬時,我的前同事小許給我打來電話,說要送書給我。之前他也送過幾次,每次都是幾大本。我到不好意思再讓他送,所以委婉地拒絕了。我有兩個好,一個是散步,一個是讀書。散步讓我清晰頭腦,讀書使我的生活充實。一天不散步,我就到不自在;一天不讀書,生活就變得無味。每天都看幾頁書已經為我的生活習慣。如果有一天沒有書,我甚至會覺得睡覺都不香。幾年前,我主要是靠我兒子從大學圖書館借書來讀。我兒子的大學在本地,這給了我很大的便利,就是可以把大學圖書館當作我的私人圖書館。這得益于我兒子。現在我兒子已經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了,我也失去了那種便利的借書條件。兒子離開校園后,我突然沒有了書源,我只能在家里翻箱倒柜,想辦法找書。但是家里的藏書實在太有限,無法滿足我的需求,我開始到書荒。沒有書可讀的日子變得特別漫長,似乎沒有盡頭。正好在這個時候,小許給我打來電話,想要送書給我。我一方面到高興,一方面也覺得不能總是欠別人的。現在書的價格很貴,小許只是一個普通工薪階層,不能總是讓他花費。即使關系再好,也要有分寸。于是我想到,如果有地方可以借書就好了。事實上,并不是沒有可以借書的地方,市里的圖書館是可以借書的,但是有一點憾,就是那個地方離家很遠,來回要走十多里路。這時,我自然而然地想到,如果家附近也有借書的地方就好了。比如社區辦的圖書室等等。但是我找不到這樣的地方,問了很多人也沒有聽說過。我兒子開玩笑說,以后我們買房子就買在圖書館附近。這個玩笑即使能夠真,也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我們常說要打造書香社會,但是連借書都困難,怎麼能夠更好地打造呢?我承認現在讀紙質書的人越來越了。但是即使如此,還是需要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我們常說要對困難群提供兜底式救助,對讀書也應該提供兜底式救助,因為總有些人買不起太多的書,總有些人面對不菲的書價而不得不放下,即使舍不得。讓閱讀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部分,提升個人素養和整個社會的素質,這是打造書香社會的本要義。不說別的,僅僅是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就需要有可以近借閱書籍的場所。這樣的場所不需要很大,只需為人們借書提供便利即可。至每個社區居委會都應該設立這樣的場所,大型社區據人口分布決定場所的數量。為了節省費用,書籍可以在不同的場所之間定期流轉,以實現書籍的最大化利用,最大程度地滿足讀書的人的需求。我不知道這個愿能否在現實中得到實現。(作者為安徽省安慶市市民)•(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nfzmreaders@163.com)朱道平責編 溫翠玲 。

建立近借閱場所的重要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