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與產業的良是解決“中年危機”的關鍵。為什麼會出現“中年危機”?最直接的答案是,個人與產業的關系缺乏良。什麼是良呢?就是從業者的個人發展推行業的發展,而行業的發展反過來為從業者提供更好的勞報酬和工作機會。更高的報酬和更好的機會會吸引更多的人從業,從而形一個良上升的循環。然而,現在的工業產業發展似乎遇到了瓶頸,這個瓶頸既來自于外在需求的疲弱,也來自于產業本發展的困境。我們的產業發展缺乏清晰的路線圖,至對于大多數民營企業而言是如此。這種況會導致潛在的危機,即行業發展進緩慢期或飽和區間后,無法為新進者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和高報酬。而當行業發展達到天花板時,所需的技能力也會迅速達到極限。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行業就像一張試卷,當卷面分數是100分時,考生最高只能得到100分的績;如果卷面分數是150分,很多人可以得到100分,但也會有相當一部分人接近或達到150分。據正態分布模型,卷面分數為150分的試卷的考生績中值一定高于卷面分數為100分的試卷考生的績中值。假設及格分數為60分,卷面分數為100分的考生不及格的人數一定多于卷面分數為150分的考生。我們可以將這個分數看作行業的工資水平和技水平。如果一個行業的技標準每兩年提高一次,從業者的待遇和技水平將更加多層次,產業細化程度也會更高,對其他行業的滲能力也會更強。

然而,行業從業人員的技瓶頸到行業整要求的限制。當你的水平達到60分時,你從事的工作是初級的;當你的水平達到99分時,你幾乎可以完這個行業所要求的所有工作。如果有100個人,你是唯一一個達到99分的人,你不會面臨失業的危機。但隨著知識門檻的降低,很快就有50個人達到了99分,甚至有很多人達到了滿分。這時,行業和這些人將面臨一個選擇——優化本。因為并非行業的所有公司都會面臨棘手的問題,也許你有80分的能力,我就可以正常運轉,我肯定不愿意雇傭一個99分的人來解決80分的問題。這也符合經濟學上的經典說法——“劣幣驅逐良幣”。行業上的“劣幣驅逐良幣”表現為,有3-5年工作經驗的人取代那些工作經驗超過10年的人,也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

個人與產業的關系是解決“中年危機”的關鍵。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技的迅速更新所帶來的困境。產業需要發展,但缺乏合適的專業人才。這種局面的原因是高等教育無法跟上產業發展的步伐,高校培養的人才不能迅速適應相關產業的技要求。另一個原因是社會教育系不完善,缺乏職業發展教育。我們很能夠得到來自社會或產業聯盟關于本行業最前沿技的培訓。即便有相關培訓,也需要付出巨大的費用。這不僅增加了從業人員的負擔,同時也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此外,產業過度集中和政府對行業過度干預也限制了行業的發展。我們的高科技產業主要集中在北京、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其他地區只能得到二流產業。產業資源過度集中會產生強大的虹吸效應,使得人員、資金、資源、行政、教育、醫療等方面都向產業集中地聚集。例如,得益于深圳市的快速發展,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的實力迅速提升,人才培養更專業、更對口、更適應產業發展。深圳市正在建設和新建的三甲醫院可能比某些省級單位還要多還要快。人員的集聚推了行業的發展,高新技產業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一線城市像北上廣深在基本消費、房地產、服務業和高新技產業方面蓬發展。一個南山區的GDP產值可以超過大部分二線城市的總和。我們看到了這些地區的產業發展,但也看到了虹吸效應帶來的反噬。房租和房價過高,生活本大,產業的升級加劇了人員流的增加。這種不穩定狀態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力。在如此快速流和高的環境下,一些從事科技類工作的人很難發揮足夠的創新力和勞產出。而這種狀態反過來又抑制了從業者的積極,導致很多有經驗的從業人員被迫轉行或失業。

要解決“中年危機”和“產業危機”,我們需要建立個人與產業的良。首先,政府應主導行業標準的快速升級,以適應當前行業的快速發展。提高行業標準就像把一個100分的試卷變150分。行業標準的提升為有經驗和技能力的中年人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同時為新進行業的人提供更多的晉升機會,也會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其次,應推建立全面的技升級培訓機制,包括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參與。政府牽頭,企業出資,個人發展。解決了個人的發展問題,也就解決了企業的發展問題,進而促進了產業的發展,最終推了社會的發展。對于個人而言,要保持定力,踏實完工作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技實力和視野。對新技保持好奇心和開放態度,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庫,積極參加有用的行業技培訓。總之,個人與產業的良既需要社會的宏觀規劃,也依賴于我們個人的發展。在快速發展的行業中,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開放的態度。個人的發展會促進產業的發展,而產業的發展又會促進個人的發展。只有通過良的互,才能解決“中年危機”和“產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