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移互聯網的發展,掃碼點餐為了餐飲行業的一大趨勢。據統計,目前我國有超過80%的餐飲店提供掃碼點餐服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店鋪要求消費者關注公眾號、授權個人信息才能點餐。然而,這種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私權,也給消費者的信息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據《工人日報》的報道,北京三中院最近通報了一起餐飲公司強制顧客掃碼點餐獲取個人信息且無法刪除的案例。法院判決該公司刪除消費者個人信息,以書面方式告知個人信息的理范圍和方式,并賠禮道歉,賠償該顧客為保全證據花費的公證費用5000元。這是我國首例掃碼點餐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的案件,也是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后的重要裁判。

在這起案件中,原告在被告的餐廳就餐時,被要求掃描二維碼自助下單,除了要關注公眾號、添加小程序,還要注冊會員、填寫個人信息。原告發現,自己的個人信息被被告收集、存儲、使用,且無法刪除,便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刪除其個人信息,并賠償損失。法院認為,被告的行為違反了網絡安全法、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中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條款,構了侵權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據悉,這種強制掃碼點餐的現象在全國范圍并不見。在一些餐廳,消費者不關注微信公眾號、不授權商家獲取個人信息就不能點餐。在一些超市,消費者不下載特定的APP就不能掃碼付款。這些商家為了節約本、獲取數據、推廣營銷,利用自的優勢地位,限制消費者的選擇權,強行索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公平易權、自主選擇權和知權。

那麼,這些商家收集的個人信息去了哪里?有沒有得到妥善的保護和使用?一些餐飲企業傾向于盡可能多收集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機號碼、微信賬號等,但收集的信息卻沒有清晰的目的和用途,也沒有明確的安全保障措施。這些個人信息很可能被泄、丟失、濫用,甚至被販賣給第三方,給消費者帶來諸多麻煩和損失。例如,消費者可能會收到大量的垃圾短信、電話、廣告,或者遭遇詐騙、盜刷、敲詐等犯罪行為。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安全,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包括網絡安全法、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對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刪除等環節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于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該法規定,理個人信息應當有明確、合理的目的,并應當與理目的直接相關,采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收集個人信息,應當限于實現理目的的最小范圍,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公開、明的原則,公開理規則,明示理目的、方式、范圍等基本信息;理個人信息,應當確保個人信息的準確、完整,及時更新、刪除過期、錯誤的個人信息;理個人信息,應當采取必要的技措施和其他措施,防止個人信息泄、毀損、丟失,發生泄、毀損、丟失等形的,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

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實施為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為掃碼點餐等數字生活場景提供了標準指引。同時,消費者也應當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合理使用掃碼點餐等服務,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如果發現商家存在過度收集、濫用、泄個人信息的行為,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維護自的合法權益。只有這樣,掃碼點餐才能真正為消費者的便利,而不是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