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笑果HOUSE形容兩只野狗“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結果被封殺,引發了廣泛的爭議。有人質疑,難道普通人連這樣的話都不能說了嗎?這引發了人們對于限制言論自由的擔憂。然而,這個問題背后涉及到的是信仰的崩塌和言語的污名化。

“同志”這個詞第一次與取向聯系在一起是在八十年代末。當時,香港藝人林奕華策劃了香港首屆同電影節,并將其命名為香港同志電影節。從此以后,“同志”這個詞就與同掛上了鉤,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在和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以戲謔的方式宣傳下,這個詞逐漸淡出了國人的習慣用語。然而,“同志”本來與職位、年齡、別無關,而是代表著平等、友好、尊重和志同道合。可惜的是,它被惡意解構和污名化后,年輕人已經不再使用了。類似的況還有“三八”和“老師”這樣的詞匯也被污名化。

前蘇聯的崩塌也給我們以前車之鑒。在蘇聯的末期,國家部已經出現了許多問題。在“自由化”和“民主化”的文化滲下,蘇聯的價值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西方開始重塑蘇聯人的價值觀,其中就包括對蘇聯英雄們的戲謔和污蔑。有一本名為《理論與事實》的雜志公然造謠污蔑卓雅,聲稱患有神病,沒有燒毀德軍軍營,而是燒毀了村民的木板房。這樣的文章導致卓雅的英雄形象到了嚴重的貶低。接下來,蘇聯的其他英雄們也相繼到了謠言和污蔑的困擾,就連《鋼鐵是怎樣煉的》中的保爾·柯察金也沒有幸免。最近,烏克蘭第二大城市的朱可夫元帥的雕像被他的后人親手摧毀,現場警察無于衷。這些都是信仰的喪失所帶來的現實災難。

前車之鑒再次提醒我們,千里之堤毀于蟻。人民軍隊的尊嚴不容侵犯,國家的底線不容挑戰。這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底線和民族信仰的底線。如果我們對于將“作風優良,能打勝仗”與“野狗”綁定這樣的行為無于衷,那麼將來我們就會潛移默化地失去更多的言論自由,就像“同志”一樣。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