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直播帶貨事件將“瘋狂小楊哥”的徒弟“紅綠燈的黃”推到了輿論的漩渦中,為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3年“雙11”消費維權輿分析報告》的典型案例。報告指出,“紅綠燈的黃”在直播間帶貨某品牌氣墊時,形象邋遢,表猙獰,甚至一度叉開蹲在桌上,姿勢頗不雅觀。許多網友對這場直播帶貨的低俗行為表示質疑。隨著直播帶貨的迅速崛起,一些“網紅”主播通過刻意扮丑、裝瘋賣傻來吸引眼球,但這類低俗帶貨行為越來越引起大多數消費者的反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監測數據顯示,在10月20日至11月16日的監測期間,與“直播帶貨”相關的負面信息達到了156.5萬條,占吐槽類信息的47.99%,其中涉及到價格壟斷、低俗帶貨、虛假宣傳等問題。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短視頻平臺、電商平臺等相繼出臺了相關規定,對直播帶貨象進行了加強治理。然而,仍有一些主播通過低俗、打邊出圈的方式吸引流量,背后的罪魁禍首就是流量變現。低俗帶貨不僅玷污了互聯網生態秩序,還違背了直播帶貨的初衷,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驗。

近期瀏覽多個電商平臺的直播間發現,目前進行直播帶貨的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專業主播,還有一類是店鋪自己的主播。其中一些主播在帶貨時穿著奇裝異服,刻意將自己扮丑,用夸張的型反復吆喝。一些通過賣丑吸引流量的“黑紅”主播,表夸張,摳鼻眼,張牙舞爪,披頭散發,甚至著暴,表演“魔”。這些低俗行為已經引起了觀眾的反,他們不希在孩子面前看到這些低俗帶貨的容。

專家表示,界定低俗的邊界需要考慮社會道德標準、法律法規以及公眾的價值觀等因素。一般來說,價值導向不正確、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都可以算作低俗。網絡直播平臺、主播等經營者應該嚴守法律底線,遵守規則,遵守法律法規、公序良俗應該為直播行為的底線。

為了治理直播帶貨中出現的各種象,中央和地方相關部門、短視頻平臺、電商平臺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規定。然而,觀眾在觀看直播時也需要積極抵制低俗帶貨現象,對無節、無底線的低俗行為說“不”。同時,行業和公眾也應該自覺抵制制作和傳播低俗容者,依據行業、平臺公約對其進行適當理。

總之,從長遠來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杜絕直播間主播低俗帶貨現象的關鍵。網絡直播平臺、主播等經營者應該嚴守法律底線,不斷提升道德水平。帶貨主播應該擔起流量背后的責任,遵守相關規則,清邊界底線。觀眾也應該積極抵制低俗帶貨現象,消除“丑”的土壤。監管部門應加強協同監管,對違法違規象進行嚴厲打擊。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好互聯網生態秩序,保障消費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