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7月18日第七版刊登了一篇題為“今年的玉米長勢真好!”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盛夏雨后,遼寧省昌圖縣三江口鎮莊家窯村的一片玉米地里,玉米生機地茁壯長的景象。村民張永海慨地說:“今年的玉米長勢真好!”在一年前,這片玉米地還是災的,而玉米地恢復生機背后,是人民法院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助力基層治理的一個生故事。

暴雨突如其來,3000畝土地被淹。2022年7月5日下午,遼寧省昌圖縣人民法院三江口人民法庭庭長翟星星來到三江口鎮寶龍村程建峰等3位村民的農田里,對災地塊面積進行了丈量,確定了作損失況及賠償數額,并完了訴前調解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涉及500多戶村民的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事要從去年說起。

2022年初,能源公司在三江口鎮投建風力發電項目,施工人員將農用地兩側的排水臨時掩埋,卻未及時疏通。同年7月,因排水不暢,強降雨導致500多戶村民的作不同程度損。“莊家窯村、劉胡村的況比較嚴重,災面積達3000余畝。”三江口鎮副鎮長付建平回憶起當時的形。莊家窯村村民張永海家的玉米秧苗也被雨水浸泡,30畝地顆粒無收。因此,他和部分災村民一起開始上訪,找村委會、鎮政府“討說法”。

法院臨危命,不誤來年春耕。了解相關況后,昌圖縣委啟了“一庭兩所多部門”聯機制。2022年10月,三江口法庭臨危命,對況逐戶進行走訪調查,充分了解每一名災村民的訴求,實地查看每一災地塊面積及作的損失況,并逐一登記造冊。經過扎實的前期準備工作和耐心細致的釋法明理,2022年11月9日,訴前調解會終于召開。經過認真討論,最終確定了災土地面積和災作賠償數額,賠償工作自此駛“快車道”。張永海說:“我用賠償款買了種子化,春耕一點沒耽擱。法院工作效率高,事兒理得公平,大家都很滿意。”

可以看出,在整個事件的理過程中,法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法院還在企業中進行普法宣傳,保障法律的實施。這種能的司法理念,有力地促進了群糾紛的快速平息、實質化解。這也充分展現了法院在服務保障遼寧全面振興中的更大擔當和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