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手里拿著玻璃杯,它就是個杯子;一松手,它便掉在了地上,了玻璃碴。這種變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手松了。這就像社會上的一些人,只看重別人的金錢和地位,很去關注一個人的人品,于是就會出現“杯子與茬子”的現象。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似乎已經了一種規律。由于看不慣小人得志的樣子,和他們絕是必然的。但并不值得絞盡腦地寫什麼表明自己觀點的檄文,倒應該采取齊白石老先生的做法:畫一只螃蟹,寫上“袖看君行”幾個字,看他橫行得幾時!就像魯迅和林語堂曾經是好朋友,但卻為芝麻大的事鬧得幾乎絕。這就是小事引起的絕。不是所有的人都狗眼看人低,都踩低捧高。大家捧你時你是個玻璃杯子,大家松手時你就是個玻璃碴子。這符合“天理”,松手都是有原因的。

“萬以天地為綱,天地以道為綱,道法自然,人的行為言論合道才是有德。”明心學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到底在說什麼?網上裝神弄鬼的人說的云山霧罩莫衷一是,看完了他們的心靈湯,依然一頭霧水。天下的秩序都源出于至高無上的“天理”,誰掌握了“天理”的解釋權誰就掌握了天下的話語權。為了維持“理學”的統治力,還需要給人們套上思想的枷鎖,降低人的,于是配套的“滅人、存天理”一同出爐。王明將他的“致良知”,錨定在孟子的權衡計算利弊是非得失的“是非之心”之上,錨定在“仁義禮智信”中的“智”上,很明顯孟子所謂的“是非之心”的“智”,并非不學不慮就能達到。德行是一個人很重要的品質,不是說有錢有權就可以不作為衡量標準的。就拿做生意來說,很多人都喜歡和做事守規矩,不溜,人品好的人往。家里附近有一個農貿市場,有個水果攤老板,賣水果的時候看似明碼標價唱收,往往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四十元零伍角的水果,給你唱到四十一塊五,去掉五,只收四十一。你知道真實的況以后,還會去那里買水果嗎?人品好做生意都會有人捧場。一個好朋友生意做的很大,幾十年掙了不的錢,可是一點也不張揚,在朋友中和客戶跟前也沒有架子,和他打過道的人都說這人人品好,可以往,大家都愿意在那里拿貨。后來兒子接了他的生意,對待朋友、客戶都不屑一氣,長輩多年的人脈都漸漸的離他遠去,僅幾年時間竟然把生意做黃了。要掙錢,也要讓對方掙錢,才能雙贏,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就是“正能量”,大家都愿意與這樣的人在一起。正常心態的人們面對弱者,不是看不起,而是同,想提供更多的幫助,尤其對于人品好的人。不會有人愿意招一個人品不好的員工,人品好是老板用人最先考察的一個指標,所以,不要以為人品好,沒錢沒權就會被人瞧不起。現實中的人們為了生活,不得不變得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常常給人一種難以捉的神,如果有難以對付的問題就會選擇溜之大吉。人緣好是骨子里的圓。不管在哪里出現都是人見人類型,熱友好人氣很高。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籠絡人心方面總是可以做的很好,利用一張巧讓大家都很歡心,將人運用的游刃有余至還不至于把杯子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