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是全球面臨的普遍趨勢,而在中國,它也是一個重大問題。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到2.54億,占總人口的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9億,占總人口的13.5%。預計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進重度老齡化階段。這對于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挑戰。而養老服務,則是為老年人提供各種生活照料、醫療護理、藉、文化娛樂等服務的方式。那麼,我國養老服務的供需況以及創新方式又是如何的呢?

首先來看婺源縣,這個曾被稱為“全國計劃生育先進縣”的地方。婺源縣是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實踐地之一,也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婺源縣的計劃生育工作始于1971年,當時該縣的人口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人均耕地只有0.1畝,人口力極大。為了控制人口增長,婺源縣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宣傳教育、獎懲制度、生育服務、節育手等,使得婺源縣的計劃生育工作效顯著,人口增長率從1971年的25.8‰下降到1982年的5.8‰,總和生育率從1971年的6.3下降到1982年的1.9,人口質量也得到了提高。然而,婺源縣的計劃生育工作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婺源縣的出生率大幅下降,同時由于經濟發展和醫療衛生的改善,婺源縣的死亡率也大幅下降,導致婺源縣的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婺源縣的老年人口比例從1982年的7.8%上升到2020年的30.5%,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8.7%,為全國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而且,由于婺源縣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大量的年輕人外出務工或經商,導致婺源縣出現了“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等現象,使得婺源縣的老年人口面臨著養老的困境。如何解決婺源縣的養老問題,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次,養老服務的供需矛盾是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養老服務的投不足,導致養老服務的規模和質量難以提升。養老服務需要大量的資金、技和人才投,而這些投的來源主要依賴于政府、社會和個人的貢獻。然而,在我國,政府的財政投相對有限,社會的捐贈和慈善力量不夠強大,導致養老服務的投不足,難以支撐養老服務的快速發展。其次,養老服務的供給模式單一,導致養老服務的類型和方式缺乏多樣。養老服務的供給模式主要分為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三種。然而,由于我國的養老服務系還不完善,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服務供給相對薄弱,導致很多老年人無法得到有效的養老服務,只能依賴于自己或家庭員。最后,養老服務的創新能力不強,導致養老服務的效率和效果難以提高。養老服務的創新是指在養老服務的供給中,運用新的理念、技、模式、機制等,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個化、差異化的需求,提升養老服務的效率和效果,促進養老服務的可持續發展。在我國,養老服務的創新還于起步階段,存在著一些障礙和困難,如養老服務的理念落后,缺乏以老年人為中心的服務導向等,養老服務的模式單一,缺乏多元化、靈活化、綜合化的服務方式。這些障礙和困難限制了養老服務的創新能力,也影響了養老服務的供給水平。

面對養老服務的供需矛盾,婺源縣以及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養老服務的創新實踐,試圖通過創新突破養老服務的供給瓶頸,提高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婺源縣的“互助養老”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模式是指由老年人自發組織的一種養老服務方式,包括“互助養老協會”和“互助養老基金”兩個部分。通過老年人自愿加的“互助養老協會”,為老年人提供各種養老服務,如生活照料、醫療護理、藉、文化娛樂等。而老年人自愿繳納的“互助養老基金”則用于支持養老服務的經費,包括支付養老服務費用、補養老服務人員、購買養老服務設施等。婺源縣的“互助養老”模式充分發揮了老年人的自主和互助,有效緩解了養老服務的供需矛盾,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

總結來說,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養老服務的創新是必然的選擇。如何創新養老服務,突破供給瓶頸,提高質量和效率,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和意愿,展現養老服務的新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方向。通過充分投資金、加強政府和社會的合作,推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供給模式,以及加強養老服務的創新能力,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