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一化的大格局下,養老醫療等產業的對接都是不可缺的部分。然而,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京津冀地區的養老產業仍然面臨著發展困局。燕達集團董事、燕達金年華健康養護中心總經理張濱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現在開發養老地產的機構不見盈利,陷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他認為應該通過制度和立法來破局,只有政策先行,執行層面才可能順暢。
燕達金年華健康養護中心位于河北三河市燕郊經濟技開發區,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一期建床位2300張,現已正式開放916張床位,然而目前只有500多位養老賓客住。“和大多數養老機構相比,我們的床位占用率已經很高了。”張濱說道。他認為,政策的限制是京津冀地區民辦養老機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張濱舉例說,按照河北省的相關政策,養老中心可以據住在養老機構的老人數量獲得一定的補助,但前提是老人必須是河北戶口。“但是我們養老中心比較特殊,離北京很近,所以90%以上在這里住的老人都是北京戶口的老人。在這個政策層面上,我們養護中心幾乎不到任何政策紅利,但是卻承擔著許多北京籍老人的養老工作。”
“醫養結合”或是未來的發展模式。張濱認為,養老行業是朝產業,從長遠來看,各大養老機構的發展潛力無限。醫養結合是一種很好的模式。例如,養護中心旁邊就是三甲級的燕達醫院,每天都有來自北京朝醫院不同科室的醫生前來坐診,老人如果選擇在養護中心養老,旁邊就有三甲醫院,讓人到非常踏實。相比之下,國養老中心一般是獨立建設的,很和醫院建在一起,如果老人需要急診,往往需要使用救護車將老人送到附近的醫院,如果醫院離養老中心較遠,那麼時間就會相對較長。張濱表示,養護中心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此外,養護中心的保證金很低,基本上只是象征的存在,而在許多養老機構,收取幾十萬元的保證金是非常常見的。
張濱直言,“養護中心在緩解北京老年人群疏散和緩解北京養老機構床位張方面取得了先機,但需要更多政策支持。現實況是,養護中心為緩解北京養老現狀作出了貢獻,卻無法到相應的財政支持。”他希政策層面能夠因地制宜,據不同地域的況來制定切實適合地區發展的政策。
總的來說,京津冀地區養老產業發展面臨著政策障礙,政策破局將有助于養老醫療等產業的對接。醫養結合是一種未來的發展模式,能夠提供更好的醫療資源給養老中心的老人。政策層面應該因地制宜,為養老產業提供更多的支持。養護中心在緩解北京老年人群疏散和緩解北京養老機構床位張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