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千萬的“秀才”,與另一位主播“一笑傾城”竟然堪稱“中老年人的收割機”?二人的直播打PK更被稱為“養老金殺手”。這讓人不驚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下許多老年人對“網上沖浪”這件事玩得不亦樂乎,他們比年輕人還要熱衷于網絡追星,刷短視頻到深夜,追網紅花錢打榜,網購快遞收到手……“秀才”和“一笑傾城”就是中老年人的“千璽”和“穎寶”,但這份狂熱的追星之旅,卻讓年輕人很難理解。

當72歲的老乘火車越1700公里來到安徽,只為了見見“秀才”,這一千里的奔赴,實際上深刻地凸顯了一個長期被忽視的空間。其本原因就是老年人的現實關系需求沒有被完全滿足,因此轉向通過互聯網尋找需求。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張昕說:“老年人確確實實有親的需求,這種需求是客觀存在的;而一些客觀因素,比如‘老漂一族’,離開原本悉的人和環境,去到陌生的城市,導致他們無法獲得親上的滿足,因此通過線上互維護原有社網絡,緩解線下社弱化帶來的負面心理影響。”

68歲的劉麗霞告訴記者:“平時子工作忙,想聯系又怕打擾他們,只能通過看短視頻解解悶。”記者還采訪到另一位老人胡春榮,他今年76歲,喜歡扭秧歌。去年他的老伴去世后,胡春榮一個人守在房間里無所事事,只能靠刷視頻來打發時間。所以說,中老年人的孤獨普遍存在,他們苦于在生活里遇到困難或者遭遇人生變故時無人述說,需要填充生活中的空白。后來,胡春榮就通過短視頻認識了遼寧的一支秧歌隊。現在他每天都要到附近公園跳半個小時,也到了幾位知心朋友。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王大華認為:“在況、經濟能力允許的前提下,老年人使用互聯網的行為應該被尊重。”其實,說白了,使用抖音等短視頻產品對老年人線下活、社會往、社會貢獻以及自有促進作用。而且,大多數老年人將短視頻作為學習工,掌握資訊、知識和技能,并應用于線下往和生活實踐,從本上富滿足了老年人的現實需求。

為此,凰網還邀請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彭華茂教授,聊一聊“互聯網追現象之下--老年人該何安放”的問題。彭華茂教授建議可以時常給父母報點小憂,因為父母會在回饋給孩子支持時,到自我價值,從而減抑郁水平。當父母在家庭關系中孩子到更多自我價值時,就不容易讓互聯網容完全替代線下需求。各位網友,你們怎麼看?#北師大教授說要給家里報點小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