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關系經歷了起伏不定的過程。今年8月,國眾議院議長佩西無視中方多次嚴正涉和強烈反對執意竄訪中國臺灣地位,導致中關系陷低谷,兩國的對話機制與合作幾乎全部暫停。11月14日,中高層在印尼厘島舉行了一次面對面會晤,旨在讓雙方了解彼此的底線,并為兩國關系建立護欄,避免雙方走向,甚至是終極大攤牌。

在中雙方就涉臺問題和經濟問題的分歧擴大之際,兩國高層在會談中承諾,雙方要進行更多的流與通。12月11日,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羅森伯格率領的一個高級代表團抵達廊坊市,與中國外部副部長謝鋒舉行會談,并為國國務卿布林肯明年初訪華做準備。據路社報道稱,國高訪華后,拜登政府將25家中國企業拉出黑名單,以緩和中張關系,這也讓外界普遍認為,這次中終于談出結果了。

消息稱,中兩國在貿易、科技以及安全等多個領域存在重大的分歧甚至對峙,雙方的互信基礎非常薄弱。國將中國視為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一方面先后組建英澳奧庫斯軍事同盟,與日印澳組建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以及芯片聯盟,這被視為圍堵中國以及限制中國發展的手段。另一方面,中國的崛起以及在科技上追趕國的決心,令華盛頓忐忑不安。

就在國高訪華前,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論壇上指出,中國希國保持穩定的關系,國也設法實現這一目標。他還表示,全球將在未來幾個月看到中兩國恢復一些更為實際、更可預測的大國外元素,這些發展將使整個區域到較為踏實。接著,國國務院負責亞太經合組織事務的高級員默里表示,經歷冠病疫后,亞太經合組織員國廣泛認同,必須有更的供應鏈。中國與國都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員,所以兩國在這個組織的框架保持通,確保供應鏈備應有的彈

值得一提的是,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財長耶倫也在不同場合表示,國在供應鏈方面不尋求與中國鉤,因為中維持強有力的經貿關系對全球經濟很重要。更早前,國國務卿布林肯則提出競爭、合作、對抗的對華政策。據政策,國表明,與中國互時,該競爭的時候競爭,能合作的時候合作,必須對抗的時候對抗。不過,在中高層會晤中,拜登總統拒絕使用對抗一詞來定義中關系,并對中方承諾稱,國不尋求對抗和沖突,不支持臺獨,也不支持兩個中國及一中一臺等。

實際上,在拜登對華作出承諾前,中方已經明確在涉臺問題上劃出了紅線,稱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政治關系基礎中的基礎,也是中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盡管國的國家信譽備質疑,但既然拜登總統作出了五不四無意承諾,中方還是愿意給兩國關系一個轉圜機會,管控雙方的矛盾與分歧。

然而,國一方面試圖緩和中關系,確保兩國關系斗而不破;另一方面,又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企業實施打與遏制。據悉,國商務部發布了兩個最新公告,一份公告是將中國25家企業移除黑名單,一份公告將36家中企列所謂的管制清單。對此,中國商務部明確指出,國無視中兩國企業開展政策商業易和貿易往來的事實,不顧中兩國業界的強烈呼聲,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用國家力量打擊中國企業和機構,這是典型的市場扭曲和經濟霸權。中方希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否則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和機構的合法正當權益。

實際上,國的做法看似自相矛盾,但其在邏輯就是為了更準的打中國的發展,這說明國的承諾是不可信的,也是不能信的。江山易改本難移,在國沒有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前,不僅不會停止對華打,而且還會變本加厲,這也就意味著中仍將在對抗與合作中不斷前行。

然而,中國的經濟是大海,而不是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打中國將會到越來越吃力,而中國頂住國的強,反而會越來越輕松。總之,打鐵還需自,與時代流背道而馳的人終將被歷史的車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