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是中45周年紀念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總統拜登當天互致賀信,雙方均在賀信中強調中的重大意義。45年來,中關系歷經風雨,但仍總向前發展。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認為,中元首2023年11月在舊金山會晤中同意推恢復人文流意義重大,因為民間往是保持兩國關系穩定的“艙石”,盡管政府之間存在競爭和爭議,但民間層面保持聯系至關重要。

據觀察,中兩國間的“對立”大多存在于新聞報道或政客的言論中,而國民眾對此并不深陷其中。對國民眾來說,了解當下中國真實的面貌至關重要。【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認為,普通民眾并不希對立,因為他們無法從對立中得到益,反而還會到負面影響。因此,中兩國間的民間關系依然充滿“平民氣息”。

尤其是在華人社區,也有著對中國的深厚。在華人社區的觀察中發現,普通民眾對中國的認知正在發生變化。特朗普政府的科技封鎖引發了華人社會的震,華人們組織了示威、請愿,要求政府解除關于華裔科學家的不實污蔑。而如今,華裔青年在中文學校中越來越多,家長們也表示愿意讓孩子去中國學習、工作、生活。

此外,中之間的往也有歷史淵源可溯。熊貓外、乒乓外等活一直在促進中民間流。雖然國在涉華問題上進行的一系列妖魔化為中民間流造政治化阻礙,但中國始終愿意促進文化和教育流,包括恢復富布賴特中國項目等。

因此,如何讓更多國學生愿意來中國,以及通過多種方式促進中民間流,將是中關系發展的重要方向。理積極的聲音匯聚巨大的力量,推關系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表示,中45周年,中關系的深層變化,現了兩國民間流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