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了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會議指出,要將新型城鎮化與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各類要素的雙向流,推以縣城為重要載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形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新型城鎮化為會議的關注焦點之一。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據主功能定位,積極融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新型城鎮化的地位再次被提升,這次會議強調了以縣城為載的城鎮化建設,并提出了新格局的發展目標。這意味著在循環機制中,縣域發展需要有更高的地位,為城鄉融合發展、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結合的橋梁。

中國的城鄉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從大城市化、都市圈化,到大中小城市協同發展和以縣城為載的城鎮化,都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基本路徑。這種低本的城鎮化能夠協調就業和產業發展,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有效載。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書長陳耀認為,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核心,除了關注農村轉移人口的適應問題,還強調圍繞人們的居住需求和生活質量推進城鎮化建設,努力實現讓人民生活更好的愿景。

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容。會議要求加快推進包括城中村改造在的“三大工程”,并實施城市更新行,打造宜居、韌、智慧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備關注,因為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據平安證券的估算,本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面積可能達到13.4億平方米,總投資額可能達到8.2萬億元,年均投資規模為8200億元,占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完額的6.2%。然而,城中村改造面臨著土地所有權和多方利益平衡等復雜問題,如何提升社會資本參與意愿、實現土地增值收益最大化以及合理分配收益等問題仍需進一步思考。

在保障住房建設方面,許多地方將租賃型住房作為重點推進領域。上海市通過降低保障對象的門檻和提供支持政策,逐步形了多層次的租賃住房供應系。截至目前,上海市已累計推出保租房用地222宗、建筑面積近1900萬平方米,建設籌措各類保租房45.3萬套、供應26.7萬套。相比之下,城市更新行在升級改造方面進展較快,許多地方已經披了其項目進度。

總的來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中村改造的重要。這些措施旨在解決結構問題、供需錯配和需求斷層等長期問題,以實現房地產長期健康運行和穩定增長。新型城鎮化、城中村改造和保障住房建設將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并為縣域和鎮域房地產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路徑。城市更新行和城中村改造將為房地產投資帶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