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退休年齡相對較早,與人口老齡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彭希哲認為,中國的退休年齡太早,導致養老金制度難以維持。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勞力將減,而養老金支出將增加,使得現有養老金制度面臨崩潰的風險。他主張推行延遲退休制度,讓退休為個人和市場的選擇,而不是強制的制度安排。

彭希哲教授指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非常快,目前已有2.5億的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8%,并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上升。到2035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占總人口的28%,到2050年,將達到5億,占總人口的35%。這意味著勞力將越來越,而養老金支出將越來越多。目前的養老金制度是現收現付的,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繳費者和領取者的比例正在不斷下降,導致養老金制度難以維持,甚至可能出現斷檔的風險。

彭希哲教授認為,延遲退休是解決養老金問題的一個有效手段,它可以增加勞力供給,提高養老金繳費基數,減輕養老金支出力,延長個人的工作壽命,提高個人的收水平,改善個人的生活質量。他指出,延遲退休者主要是在公共部門、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相對穩定的崗位上工作,而年輕人主要是在私營部門、外資企業、新興行業等相對靈活的崗位上工作,因此不會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造就業困難。

延遲退休,是一個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問題,也是一個關系到國家和社會的問題。我們需要以理的、客觀的、全面的、長遠的視角,認識和分析這個問題,尋找和探索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因為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改變而拒絕改變,也不能因為盲目跟風而盲目改變。延遲退休,或許是解決中國養老金制度面臨挑戰的一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