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著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一方面,擁有近9億勞人口的中國,卻找不到足夠的高級技工來支撐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每年有近900萬大學生畢業,卻面臨著就業難、就業質量低、就業滿意度差等問題。這個問題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首先,中國面臨著巨大的高級技工缺口。高級技工是指有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職業資格或相當水平的技能人才。他們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對于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緩解就業結構矛盾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國的高級技工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據《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到2025年我國高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要達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要達到1/3。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我國需要培養至1.5億名高技能人才。而且,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推進,對高級技工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中西部地區,無論是前沿領域還是關鍵崗位,都對高級技工有著迫切的需求。因此,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將面臨著巨大的高級技工缺口。

與高級技工供不應求形鮮明對比的是,大學生卻面臨著就業難的困境。大學生的專業和崗位之間存在著較大的不匹配。一方面,一些熱門專業的畢業生供過于求,如金融、法律、管理等;另一方面,一些急需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如工程、教育、醫療等。此外,大學生的收水平和職業發展空間也較為有限。大學生的平均起薪水平較低,起薪水平隨著畢業年份的增加呈現下降趨勢;大學生的職業晉升渠道較窄,很多人在工作幾年后陷“職場瓶頸”,難以實現職業轉型或創新。此外,大學生的期值和實際值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過于自信,對就業市場的競爭和挑戰缺乏認識;大學生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著較高的要求,對就業環境和條件不夠適應。因此,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將面臨著嚴峻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和認可度。這需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和引導,增強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營造尊重勞、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同時,也需要完善職業教育的評價系和激勵機制,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鼓勵更多的學生和家長選擇職業教育。另外,還需要加強職業教育的規劃和布局,優化職業教育的結構和層次,建立覆蓋初中、高中、大學等各個階段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職業教育系。還需要加強職業教育的師資和設備建設,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條件和水平,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國際化的職業教師隊伍。同時,也需要加強職業教育的課程和教材改革,提高職業教育的適應和針對,構建與產業發展、社會需求、個人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技能標準系。此外,還需要加強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對接和協同,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為力的職業技能培訓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模式,打造一批有國際水平和影響力的現代職業教育示范區、示范校、示范基地。最后,還需要加強技能培養和素質教育,培養德智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能力為本位,以實踐為基礎,培養有創新神和實踐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堅持以終學習為理念,以自主發展為目標,培養有自主學習和自我提升能力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