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是西方的萬圣節,而在上海,這個傳統節日已經被年輕人賦予了全新的中國味道。10月31日晚,上海街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cosplay裝扮,吸引了眾多游人的目。而在之前的周末,當地商家舉辦的“萬圣限定市集”上,更是出現了各種中式元素的裝扮,如甄嬛、財神爺和金角大王等,場面非常熱鬧。有網民戲稱,萬圣節終于被我們的文化侵了。

按照西方傳統,萬圣節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的新年節慶。在這個節日里,小孩子們會提著南瓜燈,穿上奇怪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去要糖果,一邊不停地說著“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然而,在上海的街頭,年輕人們的cosplay已經超出了傳統的喬裝打扮,他們扮演著古裝劇中的經典人、影視明星甚至是當下最流行的表包,仿佛活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在這個晚上,你可以看到甄嬛騎著共單車,財神爺和石油大亨并肩行走,王菲和那英再次合唱《相約九八》……可以說,這屆年輕人并沒有讓萬圣節變得洋氣,而是給它帶來了新的中國風格。他們將萬圣節過出了全新的花樣。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地球村變得越來越小,東西方文化相互融、滲為了共同。每到春節,世界各地的標志建筑都會點亮中國紅。十二生肖的元素也經常出現在各國的郵票上。中國制造的圣誕樹、南瓜燈和雪人擺件等裝飾品也被用來裝點歐家庭。事實上,沒有中國制造,圣誕老人可能真的要失業了。正在舉辦的廣會上,歐洲采購商正忙著追加訂單。與此同時,中國的年輕人也將洋節過出了中國的特。國民偶像吳京、老干媽以及魯迅等都在萬圣節的街頭亮相。圣誕樹作為背景的“福倒了”,涮火鍋過圣誕等新方式也越來越常見。從古代的和同之辯到現代的西學東漸,中華文明一直以來都是包容的。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Z世代”的中國青年給洋節注了中國的味道。(完)【本欄目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作者/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