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中國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名單有所變化。其中,東莞、武漢和杭州為新的超大城市,合和蘇州為新的特大城市。這意味著全國城區人口超過500萬人的城市數量增至19座,超過了珠三角地區的數量。

據《年鑒》的數據,今年有5座城市實現了“升級”,分別是武漢、東莞、杭州、合和蘇州。其中,有3座城市位于長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的超大特大城市數量達到了5座,分別是上海、杭州、南京、合和蘇州,占全國超大特大城市總數的1/4。而珠三角地區仍然在超大城市數量上保持優勢,有深圳、廣州和東莞這3個城區的人口超過1000萬。

這些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歸功于人口流和區劃調整。例如,蘇州為特大城市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代管4個縣級市,蘇州過去城區常住人口一直未能突破500萬。最近,蘇州工業園區調整了城鄉劃分代碼,將其人口納蘇州城區人口之列,助推蘇州城區常住人口突破500萬,為特大城市。

未來,還有一些城市有這份名單。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西安最有在未來為超大城市,南寧、廈門、太原、貴、烏魯木齊、寧波、無錫、福州、長春、南昌和常州等城市有晉級特大城市。

這些城市之所以能夠吸引并留住人口,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政策鼓勵降低了落戶門檻,增加了就業機會,改善了公共基礎設施。例如,杭州近年來每年人口凈流量超過350萬人,為長三角地區第一、全國第二。這得益于政策鼓勵,杭州在今年3月發布了新一戶籍制度改革政策,放寬了落戶門檻。除了杭州,武漢、東莞、合和蘇州等城市也在近年放寬了落戶限制,吸引了人才流

另一方面,這些城市的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產業加速集聚,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例如,武漢多年來經濟總量穩居全國城市前十,市場主總量超過170萬戶,吸引了大量的新市民。東莞的民營經濟發展也非常活躍,民營企業數量居全省地級市第一。杭州則抓住了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的機遇,快速發展,并以數字化賦能城市能級躍升。合在量子領域上下游關聯企業數量眾多,為量子信息產業的重要基地。蘇州的產業集群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數量約占全國的1/15。這些因素使這些城市對人才有較強的吸引力。

城市能級的提升對于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為超大特大城市,意味著更多的政策紅利,公共資源配置提升,進一步帶區域經濟發展。此外,城市能級的提升還能夠帶來更多的創新要素聚集和新模式的涌現,推產業升級。

然而,城市能級提升也面臨一些挑戰。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注意避免出現大城市病,防止資源要素價格飆升,特別是要滿足新市民在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城市需要做好規劃和對接。

總的來說,越來越多的城市意識到提升人口規模的重要,從大城市到特大城市再到超大城市,吸納人口已為多個城市的發展目標之一。城市能級的提升將帶來更多的政策紅利和公共資源配置提升,進一步帶區域經濟發展。這些有助于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因素,使得這些城市對人才有較強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