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國進老齡化社會,到2022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達到14.9%,中國社會進深度老齡化階段。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帶來最明顯的影響是整個社會的養老負擔加重。目前,全社會的5個勞人口就要負擔1個老人,未來可能會形3個甚至2個勞人口負擔1個老人的況。這不僅給家庭,也給全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因此我們需要清晰認識并及早應對這個問題。

老年養比是衡量經濟角度下人口老化社會后果的指標之一,用以表明每100名勞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名65歲以上老年人。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提高,老年養比也不斷增加。2000年,我國的老年養比接近10%,意味著10個勞人口負擔1個老人;到2021年,老年養比上升到20.8,意味著5個勞人口負擔1個老人。在過去的20年間,老年養比增加了1倍,這也是現代人生活力增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同省份之間的老年養比差異較大,這是由于不同省份的生育率和老齡化程度不同所致。據2021年的數據,老年養比最高的省份是遼寧,達到28.77%,意味著至4個勞人口要負擔1個老人;而老年養比最低的省份是西藏,僅為8.5%,意味著12個勞人口才負擔1個老人。超過25%的老年養比的省份有山東、上海、江蘇、四川、重慶和遼寧,而20-25%的老年養比的省份有14個,低于20%的有11個。總來看,東三省和東部省份的老年養比普遍較高,而中西部地區的老年養比普遍偏低。廣東是東部地區的一個例外,其老年養比僅為13.34%,這是由于廣東是人口凈流地,大量年輕勞力進廣東打工,勞年齡人口規模大,所以老年養比較低。四川和重慶是西部地區的例外,由于大量勞人口外流到東部地區打工,導致當地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所以老年養比較高。

不同城市之間的老年養比差異也較大。一般來說,省會城市和大城市的老年養比會低于其他普通地市,這是因為省會城市和大城市經濟發達,對外流人口有吸引力,是人口凈流地,有大量的外來年輕人口。相反,普通地市往往是人口外流出地,許多年輕勞力外流到大城市打工,因此省會城市和大城市的老年養比較低。遼寧、安徽、山西、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區的省會城市是老年養比最低的城市。

老年養比的攀升給整個社會帶來了養老力的增加。要為養老付出更多的財力、力、人力和時間等本,這會占用用于其他方面的社會資源,導致其他領域的投資限,經濟發展放緩。同時,也給家庭帶來沉重的養老負擔。例如,養老支出力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缺口在2022年達到1.1萬億元,14個省份出現了養老金預算赤字。此外,個人繳費力也很大,社保繳費規定中,個人需要負擔至10%以上的費用,這對個人經濟狀況造了較大影響。同時,家庭養老力也很大,由于城市家庭多為獨生子家庭,4個老人只要有1個老人健康出現問題,子們就難以照顧到位。而農村老人雖然有較多的子,但由于缺乏養老金支持,經濟上的力依然很大。

總之,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老年養比持續攀升,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養老力。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我們需要采取措施,加大養老金的投,推進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提高老年人的養老待遇,鼓勵多樣化的養老方式,減輕家庭和社會的養老負擔,以確保老年人能夠過上安晚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