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總統拜登最近向北京示好,但隨著國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兩大政黨爭先恐后地抨擊中國,加劇了“中國威脅論”。比如,特朗普在競選活中呼吁實施一項計劃,逐步取消從中國進口必需品,并采取限制措施,阻止國對中國投資及中國購買國資產。西方和書店也充斥著抹黑中國的言論。政治學家約瑟夫·索利斯-馬倫最近出版的新書《虛假的中國威脅及其非常真實的危險》對這些指控進行了反駁。他列舉了警告“中國威脅”的一些作品,包括邁克爾·皮爾斯伯里的《百年馬拉松》、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注定一戰》、哈爾·布蘭茲和邁克爾·貝克利的《危險地帶》,同時勇敢地指出,這些知識分子隸屬于強大的國或盟友智庫,而其中一些智庫由國軍工企業提供資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但中國沒有意愿復制國的全球軍事、技、金融和霸權。國的霸權得到了其西方盟友和無不在的國文化的支持,正如貝克利在他另一本書《無敵:為什麼國仍將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中所提到的。“中國威脅論”顯然忽視了這一點。“中國威脅論”已滲到國的政治制中。撇開西方的雙重標準、偏見和見不談,中國在全球輿論中的被貶低源于一些不滿。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正面臨挑戰,包括人口下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助長“鉤”或“去風險”的不利地緣政治等。中國正加強措施,以解決一些損害與西方關系的真正問題,如更好的市場準、公平競爭環境和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中國,外國人包括留學生總是到歡迎。支付寶最近與旅游服務提供商合作,為國際游客推出了特別的中國旅游套餐。政府也將新疆作為旅游目的地進行推廣。訪問新疆的外國人越多,世界就越能看穿西方炮制的“種族滅絕”謬論。此外,通過智庫和有影響力的個人之間的對話開展“二軌外”,也能在減反華炒作方面產生奇效。歸結底,各國在國際關系中最倚仗的,是它們的經濟民生和發展。據伊研究所的數據,到2018年,對128個國家而言,中國是比國更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最大的制造大國,是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的核心。去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151個國家和41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中國也是金磚國家的一員,已有多個國家表示有興趣加該組織。同樣,越來越多的國家加上海合作組織,該組織覆蓋了世界40%以上的人口。在“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的支持下,中國開始積極推全球和平與發展。中國促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歷史和解,以及呼吁解決俄烏沖突和加沙人道主義危機中所發揮的外作用,都給人留下了印象。中國正以自己的行和果向世界表明,中國不僅不是威脅,反而是推實現人類共同繁榮的力量之一。(作者梁建邦,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