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4日18時26分,一份由順速運承運的鮮花訂單從云南昆明寄往四川都,正式為我國今年第1200億件快遞。這一數據由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顯示,標志著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件大關,再創歷史新高。自2021年以來,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連續三年突破1000億件,直至此次創紀錄地突破1200億件大關,這一就凸顯出我國快遞市場的繁榮活躍和發展質效的不斷提升,同時也展示了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向好的良好態勢,為穩中向好的中國經濟寫下了生的注腳。可以說,“小包裹”映著“大經濟”。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保持著穩健的增長勢頭,業務量從“年均百億”越到“月均百億”,形了巨大的越。如今,網絡通達全球的快遞業已為現代流領域覆蓋面最廣、綜合運輸方式應用最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生產效率提升最快的代表行業之一。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堅持將恢復和擴大消費置于優先位置,推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強勁增長。數據顯示,自今年3月起,每月快遞量超過百億件,月均業務收超過9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進11月業務旺季后,快遞行業持續保持高位運行,日均快遞業務量超過4.3億件,繼續在打通產銷通道、貫通供需兩端、連通線上線下、暢通外循環等方面發揮突出作用。南來北往,貨暢通無阻。

為推快遞流的“加速跑”,快遞業加快改進服務組織模式,加大科技投力度。從大數據加前置倉到智能稱重自化分揀設備,再到無人車、無人機的加速應用落地,信息技和智能裝備與快遞業的深度融合,不僅提高了貨周轉效率,也推了寄遞服務的速度和針對。此外,快遞業還積極融綜合通運輸系,與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共同發力,實現了多式聯運。這不僅暢通了民生幸福的“微循環”,也貫通了經濟發展的“大脈”。

總之,中國快遞業連續三年突破百億,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件大關,顯示出其繁榮發展的態勢。快遞業的快速增長不僅為我國經濟發展注了強勁力,也為消費市場的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應用,相信我國快遞業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