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宣布了關于鎵和鍺出口的令,以確保國家戰略金屬的安全使用。然而,這一令引起了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擔憂,特別是那些一直與國合作以牽制中國芯片產業的國家。他們擔心這一令會對他們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開始積極尋找替代來源,但在選擇替代方向時似乎犯了錯誤。

為了減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日本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舉措,派遣了一支高級代表團前往非洲的五個國家進行訪問,包括納米比亞、安哥拉、贊比亞、剛果(金)和馬達加斯加。代表團的目標是確保日本能夠穩定獲得關鍵礦產資源,并試探中國在非洲礦產領域的影響力。日本的經濟大臣西村康俊和金屬能源安全主席高原一郎表示,他們的主要合作領域是稀土、鈷、鋰和鎳等重要礦,其中納米比亞在稀土資源上有很大潛力,而剛果(金)則擁有全球最大的鈷儲備。作為回報,日本將提供高達15億元的預算支持,以支持這些國家的礦山開發和供應鏈建設。

然而,這一舉措也反映了日本對中國的擔憂,因為中國一直是日本礦產資源的主要供應國。然而,中國強調,令是為了保障自的安全和利益,以防止這些材料被濫用。此外,除了中國,歐盟早些時候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只要使用是合法合規的,并經過批準,進口仍然是允許的。

然而,日本和韓國作為國在圍堵中國芯片產業中的合作伙伴,對中國的令持懷疑態度,擔心這是中國有意報復的一部分,這也是他們到不安的原因。但許多觀察家對這一舉措的前景并不樂觀。盡管日本在非洲沒有民主義歷史,也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高高在上地對待非洲國家,但日本在非洲的影響力遠遠不及中國。此外,除了非洲,日本在加強與沙特的資源合作,但沙特本的稀土資源非常有限,因此對中國的影響力也有限。

實際上,這次舉措對中國的影響并不會太大,中國多年來在非洲的積極投資和合作已經固。中國已經在非洲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投資金額已達1100億元,覆蓋了非洲的54個國家和地區,涉及到制造業、采礦、建筑、投資和通等各個領域。去年,中國還新增投資了34億元,中國企業在非洲超過3000家,為非洲最大的直接投資國。此外,中國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積極支持非洲國家,為國際公平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此形鮮明對比的是,盡管日本近年來加大了對非洲的關注,但在直接投資方面的表現不佳。在四年前,日本對非洲的直接投資僅為32.8億元,占其對外直接投資的0.8%。去年,這一數字增加到了35億元左右,占比僅增加了0.1%。因此,即使日本投了15億元,平均分配到五個國家,也不會對挑戰中國的影響力產生太大影響。實際上,中國多年的布局和合作不會因此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