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人口問題一直是國外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生育率的持續下降、出生人口的大幅減和老齡化現象的加劇,中國人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一形勢,中國政府相繼實施了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放開了生育限制,鼓勵適齡夫婦多生育。但是這些政策是否能夠有效地扭轉中國出生人口下降的趨勢呢?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教授在最近接采訪時,對此做出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翟振武教授認為,今年出生人口還會減幾十萬;真正不婚的人不多,只是婚齡推遲。那麼,翟振武教授是如何得出這些結論的呢?他又是基于什麼樣的數據和分析方法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在采訪中是怎麼說的吧。

中國出生人口數量變化的況:

據翟振武教授介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已經降到了1.3的歷史最低水平。從七普推算的總和生育率2010年1.7,2012年1.89,從2013年以后基本維持在1.8左右,一直到2017年。在這個中間從2013年開始我們進行了生育數量政策的調整,所以生育水平一直維持在大概1.8左右,從2017年開始生育政策調整以后,產生的累積效應,到2017年以后已經釋放完。所以2018年開始生育率又開始直線大幅度下降,可以看到出生人數也在下降,雖然出生人數和總和生育率不是直接對應,但是從出生人數的下降就可以看到總和生育率不斷下降的趨勢。

中國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來連續五年下降,2021年創歷史新低。翟振武教授預測,今年出生人口還會減幾十萬,總和生育率也會進一步降低。這說明中國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深刻的現象,不是一時的波或者偶然的因素所導致的。

中國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

翟振武教授分析了影響中國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育齡婦規模下降是一個最直接的原因。近年來,育齡婦的人數大規模下降,導致出生人口大量減。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國曾經存在一個生育高峰期,當時出生了一大批孩子。這些人群的生育期大致上應該是在2010-2020年之間。然而,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嚴格實施,每年出生的孩子數量開始大幅減。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于適齡結婚和生育期的婦數量也會快速下降,這是導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走低的一個直接原因。

其次,當代中國年輕人的婚育觀念和行為發生了變化,不再像以前那樣早婚早育,而更傾向于晚婚晚育。這種變化到多方面的影響,如教育水平的提高、就業力的增大、個人自由追求等等。婚育推遲意味著生育機會減,從而導致生育率降低。這表明,雖然中國年輕人結婚率下降了,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就不想結婚了,而是更多地選擇了延遲結婚。真正不想結婚或者終不婚的人其實并不多。這也反映了中國社會對于婚姻和家庭的傳統觀念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力。

最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對生育行為不利的影響因素。比如住房本快速上升、家庭養孩子的經濟本和時間本增加、經濟環境和勞就業面臨的風險上升、快速的城鎮化進程和頻繁的社會流等等。這些因素都使得年輕人面臨著更多的力和困難,從而導致他們對于生育孩子的意愿降低。一些年輕人甚至放棄了對事業和家庭的追求,選擇了一種消極的生活方式,這也不利于提高生育率。

結語:

綜上所述,翟振武教授對于中國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原因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并指出了低生育率可能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沖擊和風險。中國政府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來解決人口問題,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并提供更好的經濟和社會支持。只有通過全面的政策調整和社會共識的形,才能有效地應對人口問題,確保中國的可持續發展。